山林何所乐,幽处两三家。
曲径新移竹,疏篱旧着花。
岚烟千嶂合,野水一桥斜。
谁道无音乐,渔阳有掺挝。
山林乐四首·其四
【注释】
山林何所乐,幽处两三家。
曲径新移竹,疏篱旧著花。
岚烟千嶂合,野水一桥斜。
谁道无音乐,渔阳有掺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的《山林乐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山林何所乐,幽处两三家”,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点明了山林之美在于它的幽静与简朴。这里的“幽处”指的是山林深处,远离人烟,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山林之乐在于它的自然、朴素和宁静。
“曲径新移竹,疏篱旧著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景。曲径蜿蜒,新移的竹子随风摇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疏篱下,旧日的花朵依然盛开,散发着阵阵清香。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自然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第三句“岚烟千嶂合,野水一桥斜”进一步扩展了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这里以“岚烟”、“千嶂”和“野水”为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千嶂叠翠,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野水潺潺,一桥横跨其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趣味。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禁想起古人笔下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等诗句,展现了山林之中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两句“谁道无音乐,渔阳有掺挝”则是一种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虽然前文主要描写的是山林的自然之美,但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其与音乐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呼应。同时,“渔阳有掺挝”一句,也暗含了诗人对古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体现了他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和追求。通过对这四句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