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
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
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
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注释】: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

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

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

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

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赏析】:

《次郭元德二首》是初唐诗人马周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两首,都是以诗人自己遭遇不平事而抒发愤激情绪,并表示对当世统治者的不满。第一首“次郭元德二首”其一,写诗人在逆旅中思念友人的情景,以及因无知己而感伤、慷慨悲歌的心理。

首句点出诗人客居逆旅,即旅店,表明他此时身在旅途之中。“梦寐忆常何”,说明诗人常常夜不能寐,梦中也总是怀念常何这个人。这里,“梦寐”一词,表达了诗人日夜忧思之情;“忆常何”三字,则道出了诗人怀思的原因。

次句“琴古知音少”,说古代有识之士少,因而能赏识自己琴声的人也很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哀怨心情,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后两句“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则进一步抒发了他的悲苦和愤激之情。“凄凉”二字,不仅写出了他年岁已高、孤独寂寞的处境,而且透露出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末句“慷慨为谁歌”,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当权者无法诉说心中的愤懑和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三尺”指的是长三尺左右的剑,“匣中剑”则是比喻自己的抱负与志向。“自濯磨”,则是指诗人时刻不忘砥砺自己的意志和才能,以图有所成就。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既展现了马周作为一位才华横溢、胸怀壮志的青年才俊,同时又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