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车云起走丰隆,河伯重驱十二童。
山窍号风雷破柱,海门翻浪雨飞空。
一春狂犬吠日出,三月老农愁岁终。
斗米换衾宁计直,却疑家近漏天东。
【注释】
炮车云起走丰隆:指天上的雷电。丰隆:雷神。
河伯:水神名。重驱十二童:指十二个童子在河中划船。
山窍号风雷破柱:指山间洞穴发出雷声,好像风雷击打柱子一样。
海门:海上门户。翻浪:波浪翻涌。雨飞空:形容雨水飞流直下。
一春狂犬吠日出:整个春天,狗狂叫不停。
三月老农愁岁终:三月份,农民开始为一年的收成担忧。
斗米换衾:用一斗米去换被子,说明粮食非常缺乏。宁计直:宁可计算价格。
却疑家近漏天东:怀疑自己的家里正对着东边漏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旱的诗,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状况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首联“炮车云起走丰隆,河伯重驱十二童。”描绘了雷公电母驱赶着一群孩童们奔跑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的景象。这里的“炮车云起”指的是闪电,而“走丰隆”则是指雷神驱使着一群孩童们奔跑在乌云中,这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的雷电活动。
颔联“山窍号风雷破柱,海门翻浪雨飞空。”则进一步描述了风和雷的力量之大。山中的洞穴传出雷声,仿佛有风雷之力击打在石头上,形成巨大的声响;海面上掀起的巨浪翻滚着,好似雨点在空中飞舞,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风、雷、雨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变化。
颈联“一春狂犬吠日出,三月老农愁岁终。”则转向了人间的生活,以犬吠和老农的忧虑来反映社会的状况。春天里,狂犬不停地吠叫,这是因为人们感到生活的压力和恐惧;到了三月份,老农们开始为一年的收成都感到忧虑,担心无法度过这个难关。这两句诗通过对犬吠和老农忧愁的描述,反映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
尾联“斗米换衾宁计直,却疑家近漏天东。”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困境和无奈。为了换取一床被子,甚至愿意用一斗米的价格,可见物资的极度匮乏;而且他们怀疑自己的房子就在漏雨的地方,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助。最后一句“却疑家近漏天东”,更是将人们的困境推向了高潮,使得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困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状况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风雨飘摇、生活艰辛的社会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