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光明宫,中有西方人。
当年修何道,辛苦逾十春。
道成就空灭,姬周遽嬴秦。
空令亿万劫,稽首金色身。
我无忍辱行,独立招众嗔。
常愿习净业,趺坐脚不伸。
向来宿木下,亦颇钟梵邻。
傲睨远公社,沈冥栗里醇。
终然守陋巷,尚友颜生仁。
岂伊石头路,行行欠频频。
百年三万日,奄忽如飙尘。
痴人昧非想,念念生疏亲。
何当见佛影,国清甘爨薪。
陈登父和我用韵奉答共说江南杜禅
煌煌光明宫,中有西方人。
当年修何道,辛苦逾十春。
道成就空灭,姬周遽嬴秦。
空令亿万劫,稽首金色身。
我无忍辱行,独立招众嗔。
常愿习净业,趺坐脚不伸。
向来宿木下,亦颇钟梵邻。
傲睨远公社,沈冥栗里醇。
终然守陋巷,尚友颜生仁。
岂伊石头路,行行欠频频。
百年三万日,奄忽如飙尘。
痴人昧非想,念念生疏亲。
何当见佛影,国清甘爨薪。
【注释】
煌煌:明亮的样子。光明宫:指佛教的寺院或寺庙。西方人:佛教徒。
当年修何道:当初修炼的是什么方法。
道成就空灭:修行的方法使一切事物归于空寂。
姬周:指中国周朝。嬴秦:指秦国。
空令亿万劫:使得无数的劫难都化为了空。
稽首金色身:拜谢金身。稽首是跪拜礼,金色表示尊贵。
无忍辱行:没有忍受侮辱的行为。
国清:净土宗的教义。甘:愿意、乐意。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陈登父用韵奉答了作者的诗歌创作内容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方法和境界的理解,并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修行的态度和观点。
第一联:“煌煌光明宫,中有西方人。”描绘了佛教的庄严与神秘,以及修行者的境界。
第二联:“当年修何道,辛苦逾十春。”回忆起自己当初修炼时的痛苦与艰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第三联:“道成就空灭,姬周遽嬴秦。”修行的方法使一切事物归于空寂,而姬周、嬴秦等历史朝代也相继灭亡。
第四联:“空令亿万劫,稽首金色身。”使得无数的劫难都化为了空,拜谢金身。
第五联:“我无忍辱行,独立招众嗔。”我没有忍受屈辱的行为,而独自坚持自己的信仰。
第六联:“常愿习净业,趺坐脚不伸。”我经常希望学习佛法,保持清净的心性。
第七联:“向来宿木下,亦颇钟梵邻。”以前住在寺庙旁,经常听到梵音。
第八联:“傲睨远公社,沈冥栗里醇。”傲慢地看待远方的社区,沉浸在深深的静谧之中。
第九联:“终然守陋巷,尚友颜生仁。”最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与颜回这样的人为友。
第十联:“岂伊石头路,行行欠频频。”难道只有石头路才值得追求吗?每一步行走都是如此艰难。
第十一联:“百年三万日,奄忽如飙尘。”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像一阵风一样消失了。
第十二联:“痴人昧非想,念念生疏亲。”那些愚蠢的人不懂得非想的道理,总是念念不忘那些疏远的亲人。
第十三联:“何当见佛影,国清甘爨薪。”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佛的影子呢?只有当国家清静的时候才能甘心做烧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