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清献公,盛德世所仪。
当年章贡治,去止琴鹤随。
于水取廉泉,于人识濂溪。
廉泉水之清,濂溪道之师。
斯濂愿力学,彼廉犹可为。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题廉泉》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凛凛清献公,盛德世所仪。    
当年章贡治,去止琴鹤随。    
于水取廉泉,于人识濂溪。    
廉泉水之清,濂溪道之师。    
斯濂愿力学,彼廉犹可为。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凛凛清献公,盛德世所仪。 这句描述的是廉泉水的清澈和廉泉水源的源头。
  • “凛凛”:形容气势威严、庄重。
  • “清献公”:指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他的名号“清献”意味着他清廉而有贡献。这里的“廉泉水”可能是指以廉泉水命名的水泉或者与廉泉水有关的其他事物。
  • “盛德”:形容德行高尚、品德高尚。
  • “世所仪”:意思是世间普遍效仿。
  1. 当年章贡治,去止琴鹤随。 这句可能是在回忆廉泉的历史或其与文人墨客的关联。
  • “章贡”:指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唐太宗之子)。
  • “治”:治理、管理。
  • “去止琴鹤随”:意指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此,弹奏琴音,欣赏鹤舞,享受宁静的时光。
  1. 于水取廉泉,于人识濂溪。 这句话强调了廉泉水的重要性及其与历史名人的关系。
  • “于水取廉泉”:在这里,”于水”指的是水源,”取”可能表示寻找、汲取。
  • “廉泉”:指以廉泉水命名的水泉,也可能是特指这个水泉的品质或意义。
  • “于人识濂溪”:意指人们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来认识廉泉。
  1. 廉泉水之清,濂溪道之师。 这句话表达了对廉泉水品质和价值的肯定。
  • “廉泉水之清”:这里指的是廉泉水的清澈透明,水质优良。
  • “濂溪道之师”:在这里,”濂溪道”可能指的是一种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师”则表示榜样或楷模。
  1. 斯濂愿力学,彼廉犹可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廉泉水和廉泉水源的敬仰和学习的态度。
  • “斯濂愿力学”:这里的”斯濂”可能是对”廉泉”或”濂溪”的一种尊称,表达了作者愿意向廉泉水学习的决心。
  • “彼廉犹可为”:这里的”彼廉”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廉洁人物或廉泉水本身所具有的品质,”犹可为”表示这些品质仍然值得学习和效仿。

这首诗通过对廉泉水的描述和对其历史意义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廉洁品质的推崇和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情感寄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