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邻初识面,把臂便论诗。
摸索曹刘耦,凭陵汉魏时。
新章专雅洁,古隶更清奇。
若比江西派,无人说具茨。

【注释】

卜邻:选择居处。把臂:握手,意即谈诗论道。摸索:指推敲字句。曹刘:曹植、刘桢是建安时期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两人齐名,后人称他们为“曹刘”。凭陵:凌驾。新章:新的诗篇。专雅洁:专门讲究文辞的雅致和洁净。古隶:古文。清奇:清新奇特,指文章风格。具茨山:在河南省郑州市西部,相传是大禹铸九鼎的地方,也是大禹所葬之地。后因以“具茨”借指隐者或隐士。

【赏析】

这首诗写与唐伯宪的交往及相互切磋。首联写初识,二、三联写论文论诗,末联写切磋的结果,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诗歌创作不比江西派。

首联“卜邻初识面,把臂便论诗”,点明与唐伯宪相识是在一次聚会时。“卜”字有选择的意思,“邻”字暗含“居处”,合起来就是“选择居处”。诗人与唐伯宪初次见面就相知甚欢,二人谈诗论道,情投意合。“把臂”是指握持手臂,这里指握手言和,表示彼此要共同商讨诗文,切磋学问。“把臂”一词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赵国人平原君欲招贤士,毛遂手按着剑柄,上前与平原君谈论问题,平原君很惊讶地说:“先生尚留橐中而未出,何也?”毛遂说:“臣闻商君遗留下的《商君书》上说:‘毛遂手握刀剑而入囊,于是出囊而对囊主人说:“此乃吾入囊之物。”’今天臣至前而囊主方出,臣是以出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能到这儿来,是因为我手按着剑柄(准备随时保护自己)。所以,平原君才惊讶地问道:“先生为何还不出囊?”毛遂回答说:“现在你手中拿着宝剑,我手上拿着匕首,我们同进同出,你怎么能不出囊呢!”这比喻形象生动,说明他随时准备采取行动,因此,他才能在平原君面前从容自若地发表高见。“论诗”即谈论诗歌,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风尚。

中间两联主要表现作者与唐伯宪的交往。“摸索曹刘耦,凭陵汉魏时。”曹刘:三国时期曹操、刘备的并称。曹刘并称,源于曹操曾称赞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裴注引《九州春秋》)又刘备曾对诸葛亮说:“今日得与孔明联合抗曹,犹乐之不足。”(同上书)可见“曹刘”并非泛指一般文人,乃是指建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诗人。“摸棱”即推敲,用来形容斟酌字句。“摸索”指反复推敲字句。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人都擅长诗歌创作,而且风格各异,因而成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典故。“曹刘耦”(曹刘相配),即指诗人与唐伯宪的交情深厚,如同曹刘一样亲密无间。“凭陵”是凌驾的意思,汉魏时期文学成就较高,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诗歌创作能够超越汉魏时代。这两联表达了作者与唐伯宪深厚的友谊,并且表现了作者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能够在汉魏之间傲视群雄。

尾联“新章专雅洁,古隶更清奇”指出作者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新章”即新写的篇章;“古隶”指古代的文字;“专雅洁”指专门讲究文辞的雅致和洁净;“古隶更清奇”指古代的文章更加清新奇特。“若比江西派”,如果将作者与江西派进行比较。江西派是明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袁宗道、汤显祖、沈德潜等。江西派强调“性灵”,反对拟古,主张抒写真情实感;提倡独抒性灵,反对模拟古人;主张文贵自然,反对刻意雕琢。江西派的这些主张,与作者的诗歌创作有着明显的不同。

【译文】

刚结识不久就相互了解,紧握着手臂就一起讨论诗歌。

推敲着字句斟酌词句,推敲着诗句琢磨韵律。

新写的诗篇注重文辞的雅致和洁净,古文作品清新奇特。

如果将我与江西派相提并论,那就没有人敢说我的作品不如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