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终始,吾生如幻泡。
辛勤蚕作茧,来往燕成巢。
不作蔂梩掩,宁须马革包。
刘伶行带锸,未免达人嘲。

【注释】

茧庵 初营:在山脚下建造的简陋的庵舍。

终始:开始和结束,比喻始终。

幻泡:比喻虚幻的事物。

辛勤蚕作茧,来往燕成巢:辛勤的蚕吐丝结茧,往来的燕子筑巢。

蔂梩:(dān)古代的一种农具。马革包:马皮做成的包裹。

刘伶行带锸(chá):刘伶带着锸(锸为锄头类的工具)。

【赏析】

诗人从自然界的现象中联想到人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始有终,人生也是如此,如同梦幻一般,虚幻而短暂。因此,他感叹说:“辛勤的蚕吐丝结茧,往来的燕子筑巢。”这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深入到人生的哲理中去。他写道:“不作蔂梩掩,宁须马革包。”蔂梩是一种农具,用其来掩盖自己的才华;而马革包则是用马皮做成的包裹,用其来包裹自己的才华。这两种做法都是自暴自弃的表现,与“不为五兵折”的豪情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还借用了历史人物刘伶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刘伶曾带着锸(锸为锄头类的工具)饮酒,被后人认为是放荡不羁、不思进取的象征。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嘲笑刘伶,相反,他认为刘伶的行为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处世之道。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非常独特和超前。

这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引申到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我才华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