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丹墀六换春,已将柴栅等簪绅。
虽无名节高当世,也是羊裘一故人。

《归故园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诗。诗中“一去丹墀六换春,已将柴栅等簪绅。”描述了诗人离开朝廷后,在民间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一去丹墀六换春,
    已将柴栅等簪绅。
    虽无名节高当世,
    也是羊裘一故人。

  2. 词语注释

  • 丹墀:指皇宫前的台阶,也泛指朝廷。
  • 柴栅:指简陋的篱笆。
  • 簪绅:古代官帽上的玉簪和印绶,代指官职。
  • 名节:名誉与气节。
  • 羊裘:用羊毛制成的大衣,象征隐逸生活。
  1. 诗句译文
    离开朝廷后,我经历了多次更换,如同换了六个春天般。我已经放下了官位和权力,现在就像用柴草做的栅栏一样平凡,不再追求那些功名利禄。虽然我现在没有显赫的名誉和气节,但我依然保持着一颗隐士之心,如同一个老朋友一般。

  2. 诗词赏析

  • 此诗反映了作者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诗人展现了一种从繁华到简朴、从追逐名利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 诗中的“柴栅”和“簪绅”等字眼,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 结尾的“羊裘一故人”更是点明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仍保持一份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故人的怀念,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这首《归故园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更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与内心世界探索的故事。它启示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