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月吟风泮水湄,几回占喜误蛛丝。
三鳣讲罢争传易,一鲤祥开想学诗。
天傅梅花凝蝶粉,春归柳叶画蛾眉。
何时得践凌云约,领略山中一段奇。
贺张仪立弄璋
注释与赏析:
- 弄月吟风泮水湄 - 在泮水边的月光下吟咏,形容诗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文学创作的喜悦。泮水是古代的学府,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文人聚集的地方。
- 几回占喜误蛛丝 - 多次因喜悦而误捉到蜘蛛的丝结网,比喻诗人多次捕捉灵感而不得其法。
- 三鳣讲罢争传易 - 三鳣指《易经》中的三条鱼,象征着易(变化)的智慧。讲罢意味着讨论完毕,争传易表示大家都在讨论易经的智慧和变化之道。
- 一鲤祥开想学诗 - 一只鲤鱼出现象征着吉祥,启示了学习诗歌的可能性。
- 天傅梅花凝蝶粉 - 天空飘落的梅花像蝴蝶一样轻盈,这里的“天傅”可能指的是天上降下的花瓣,增添了诗句的意境。
- 春归柳叶画蛾眉 - 春天归来,柳树的叶子如同精心描绘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及其美丽。
- 何时得践凌云约 - “凌云约”可能指的是一种高远、不凡的约定或梦想,诗人在此表达期待能实现这种超凡脱俗的理想。
- 领略山中一段奇 - 在山中领略到的一段非凡的经历或景色。
译文:
在泮水之畔,我沉醉于月下吟诵,享受着自然之美带给我的灵感。我几次因喜悦而错捉了蜘蛛的丝,这象征我在捕捉文学灵感时的困惑与努力。在《易经》的智慧探讨之后,我们共同分享和传播易经中的深刻道理。一只鲤鱼的出现预示着吉祥,激发了我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天空中飘落的梅花瓣如同轻盈的蝴蝶,增添了这份诗意。春天归来,柳叶随风摇曳,宛如精心绘制的眉毛。我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实现那凌云壮志的约定,领略山中一段非凡的经历或景色。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诗中的“弄月吟风”等动作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