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濯生香真宝薰,中泠取水挹清芬。
素娥影落秋宵月,白鹤翎翻春昼云。
俗客来依禅客住,林花自与雨花分。
扶倾不假迂儒力,敢倚笔端能缀文。
【注释】
百濯生香:用百遍的沐浴使香气四溢。真宝薰:真如宝薰,喻指香气。中泠:即中泠泉,水名。取水:汲取泉水。挹:舀。清芬:清香的芬芳。素娥:月亮的代称。白鹤翎:白色的鸟羽。翻:翻转。春昼云:春天的云彩。禅客住:修行者居住。林花自与雨花分:树林中的花朵和雨后绽放的花朵是各自独立的。扶倾:支撑倾覆之物,引申为扶持、扶助。不假:无须。迂儒力:迂腐的书呆子的力量。敢倚笔端:敢于在笔端施展才华。能缀文:可以写出文章。
【赏析】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 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物象写人,托物寄意,抒发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含蓄蕴藉,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首句“百濯生香真宝薰”运用比喻手法,将泉水比喻为“真宝薰”,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芳香,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之情。
次句“中泠取水挹清芬”,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美好景象。诗人用“取水”来象征人的品德,通过“挹清芬”来表达对友人品质的赞赏。
第三句“素娥影落秋宵月”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喻,暗示友人的才学出众,如同嫦娥一般美丽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白鹤翎翻春昼云”以白鹤展翅翻飞的形象来比喻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春日里的云彩般绚丽多彩。这一比喻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诗意。
第五句“俗客来依禅客住”则以禅宗僧人的形象来比喻诗人自己。诗人表示愿意像禅师一样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扰。这一诗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志趣,也展示了诗人的豁达胸襟。
第六句“林花自与雨花分”以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为例,来比喻人生中的喜怒哀乐。诗人表示自己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不受其影响。这一诗句既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感悟。
尾联“扶倾不假迂儒力,敢倚笔端能缀文”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自信与才华。诗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在笔端创造出美妙的文字,无需借助于迂腐的书呆子之力。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豪迈,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