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
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
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
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

注释:

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

几日:几天,指时间很短。端期:定下日期。汗漫游:汗流浃背的游览。

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

水痕:雨水留下来的痕迹。秋雨过:秋天的雨过去。晓烟收:清晨的烟雾散去。

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

宦海:官场。仕途如海,比喻官位。了:完结。僧房:寺庙里的屋子。少留:稍微停留一会。

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

却:反而,反而寻求。余兴:未尽的兴趣或兴致。漫回眸:随意回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宁国寺游览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宁国寺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句“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诗人用“几日”一词来表达自己游览的时间非常短暂,而“端期”则表示他对这次游览充满期待和憧憬。这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重视和期待。

“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两句则是诗人对宁国寺自然景色的描绘。“水痕”指的是雨水留在地面上的痕迹,形象地描绘出了秋雨过后的景象;“竹色”则是指竹子的颜色,而“晓烟收”则是指清晨的烟雾逐渐散去。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宁国寺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则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的仕途如海般广阔无边,却又难以摆脱其中的种种困扰,因此只能在寺庙里稍作停留,以减轻内心的压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无奈。

最后一句“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决定重新寻找自己的道路,不再沉溺于官场之中,而是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这句诗充满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