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得三峰藕,刳为一瓣莲。
着身犹不稳,何用济长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诗,从整体和局部写出自己看法,再引用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
“圣得三峰藕,刳为一瓣莲”:这两句写诗人采摘莲蓬,用刀剖开,得到三节藕,从中切下一块像莲子一样的莲肉.“圣”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美味珍品的珍视和爱惜.“刳为”一词写出了采摘的辛苦和不容易.而“一瓣莲”,则形象地表现出了莲子的形状,使人仿佛看到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莲籽.“圣得”二字还点出了诗人对这莲子的喜爱之情.
“着身犹不稳,何用济长川”:这两句诗是说,即使是把这样的美物吃了也难以支撑身体,哪里还能用来渡大江呢.诗人用反问句式表达了对这种珍品的珍重之情.
【答案】
译文:我得到了三节藕,把它剖成一片片藕肉吃.即使这样吃下去,身体还是不安稳.又怎么能够用来渡江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当时江南一带水灾不断,诗人看到老百姓饱受灾害之苦,因此写下此诗表达自己的感慨.首句写采莲,二、四句写吃莲肉,三、五句写渡江.全诗以莲子起兴,通过赞美莲子的鲜美,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抒发了自己关心人民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痛苦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充分表现了诗人质朴的情怀和深厚的同情心.(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