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麦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鱼。
深山鸡犬接,谁复识于菟。
挻祸者何人,火猎而兵屠。
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
一脍八百姬,坐无羊与猪。
葛伯杀饷童,汤征自亳徂。
恢恢天网漏,莽莽一纪馀。
遗民百存一,茨棘伏且逋。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
籍户析丁口,奏言民数敷。
一县三十家,一城三百庐。
指为太平象,苍穹焉可诬。
翩翩两孤鹤,归自青海隅。
长松虽好在,池圃伤榛芜。
邦君能好客,授馆高明居。
春风摇宇宙,惨澹心盘纡。
玉花暗寒食,桑谷冻不苏。
流民渡沔来,曳牛负其孥。
似闻俶扰中,复有红巾徒。
轇轕随邓间,厥意知何如。
古来上流地,最重荆州符。
形势在东南,横跨此其枢。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登南楼诗》。诗中通过登南纪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逐句释义:
-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 西面远眺巫山的山峰;东面遥望洞庭湖。
-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 向南观望长江;向北望去楚王的故地。
-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 平时这里有十万户人家,到处是商人聚集的地方。
-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 半夜里车轮撞击的声音,商船在水面上往来穿梭。
- 麦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鱼。
- 麦子、麻子到处都是,每家每户都有充足的粳米和鱼类。
- 深山鸡犬接,谁复识于菟。
- 深山里的鸡犬相闻,又有谁会知道这些动物呢?
- 挻祸者何人,火猎而兵屠。
- 那些制造祸端的人是谁?原来是猎人和士兵。
- 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
- 庚戌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首领们在那里宴请客人。
- 一脍八百姬,坐无羊与猪。
- 一次宴会有八百名美女,没有羊和猪肉。
- 葛伯杀饷童,汤征自亳徂。
- 葛国的人杀了送饭的小孩子,从亳邑开始征伐。
- 恢恢天网漏,莽莽一纪馀。
- 辽阔的天空就像被蛛网洞穿一样,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
- 遗民百存一,茨棘伏且逋。
- 幸存的百姓只有十分之一,其他的都躲藏在荆棘丛中。
-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
- 有的田地连耕种都不敢,因为要交十倍的赋税。
- 籍户析丁口,奏言民数敷。
- 登记户口时还要分析每个人的年龄,上报的人口数字充足。
- 一县三十家,一城三百庐。
- 一个县有三百家人家,一个城市有三百个房屋。
- 指为太平象,苍穹焉可诬。
- 这就像太平盛世的象征,苍穹也不会欺骗世人。
- 翩翩两孤鹤,归自青海隅。
- 两只孤鹤翩翩归来,它们来自青海的边缘。
- 长松虽好在,池圃伤榛芜。
- 虽然长松很好,可是池塘的花园却荒废了。
- 邦君能好客,授馆高明居。
- 地方长官能够热情好客,把宾馆建在高高的房子里。
- 春风摇宇宙,惨澹心盘纡。
- 春风轻轻吹动着宇宙,让人的心情感到压抑。
- 玉花暗寒食,桑谷冻不苏。
- 玉花暗淡的寒食节,桑树和谷物也冻得无法苏醒。
- 流民渡沔来,曳牛负其孥。
- 流民渡过沔水来到这里,拖着牛拉着孩子一起走。
- 似闻俶扰中,复有红巾徒。
- 好像听说又发生了战乱,又出现了红巾军的队伍。
- 轇轕随邓间,厥意知何如。
- 他们跟着邓国之间的小路行进,他们的计划究竟会怎样?
- 古来上流地,最重荆州符。
- 自古以来,上流地区最看重的是荆州的凭证。
- 形势在东南,横跨此其枢。
- 形势在东南,这里就是连接南北的关键。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春登南纪楼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李白在诗歌中不仅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还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他借登高楼之机,以“登南楼”为题,通过对南纪楼所见之景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