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贤关二十年,人间万事尽悠然。
堪嗟戎羯膻腥地,元是衣冠礼乐天。
骑马相逢南纪道,离尊同举大江边。
此时景色如秋色,自古丹青妙莫传。
【解析】
“别全当可”一句,是诗人对这次离别的慨叹。“贤关”,指代襄阳。襄阳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驻守的地方,所以襄阳也常被称为“贤关”。二十年间,襄阳城已换了主人,但诗人的故人依然如故,这使诗人感慨万分。第二句,写襄阳城虽换主,但人事景物依然如旧。“人间万事尽悠然”,是说襄阳城内的人和事都是悠闲自得的。“悠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恬静。第三四句,诗人感叹襄阳城虽然换了主,但是襄阳城中的百姓依然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怀念的中原地区应有的景象。“戎羯”(指少数民族)入侵后,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能够过上太平日子,实在是值得庆幸的。然而诗人更想看到的,是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的景象。第五六句,写诗人与故人相逢的情景。“南纪道”,即襄阳城南面的道路。“大江边”,指的是襄阳城西的大江。“堪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因为此时正值隆冬腊月,天气寒冷,而故人却身着盛装,热情款待诗人,令诗人感到十分欣慰。第七八句,写二人在襄阳城共饮畅叙的情景。“丹青”,指绘画艺术。此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最擅长的绘画技巧,就是表现江山景色之美。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能画出如此美丽的江山景色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点睛】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临别之际抒发了对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破家亡的哀伤。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实。
译文:一别襄阳二十年,人间万事都悠闲自在。可惜的是当年戎羯(指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现在才过上了太平的日子。骑马相逢襄阳城南大道上,离尊同举杯来庆祝胜利。当时的风景如同秋天一样美好,自古流传的绘画技艺却传颂不下来。
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实际上是通过送行来表达自己的惜别和感伤之情。诗的前两句写与朋友的分别,后两句写对朋友的祝福和祝愿。全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一别贤关二十年,人间万事尽悠然”。这是说自从二十年前那次离别之后,襄阳城中的一切事物都已恢复如故,人们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这里“贤关”是指当时的襄阳。诗人在告别友人时,不禁感慨万千,二十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城中的一切都未改变,人们还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颔联“堪嗟戎羯膻腥地,元是衣冠礼乐天”。这是说襄阳城的百姓们虽然经历了战乱的磨难,但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礼仪和文化传统,过着和平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戎羯”,指的是少数民族,他们的入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战乱和灾难;而“衣冠”、“礼乐”则代表着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繁荣昌盛的景象。诗人在赞美襄阳城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原地区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颈联“骑马相逢南纪道,离尊同举大江边”。“南纪道”指的是襄阳城南面的大道。诗人与朋友在襄阳城的南大门相遇,然后一同来到了大江边饮酒作别。这里的“离尊”是指离别酒樽,象征着别离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与朋友在酒桌上畅饮,共同回忆过去的友谊和往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尾联“此时景色如秋色,自古丹青妙莫传”。这是说此时襄阳的景色宛如秋天般美丽宜人,而古代的画家却无法将其描绘出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襄阳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于古人绘画技艺的遗憾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事件,展现了襄阳城中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历史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