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泠空色似秋澄,疑集群仙拥万灵。
深处有香春不断,波间藻荇四时青。
【注释】:
和僧碧泉三首其一:清泠空色似秋澄,疑集群仙拥万灵。深处有香春不断,波间藻荇四时青。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庐山时。庐山以奇秀著称,而碧玉潭更是庐山的名胜之一。碧玉潭在庐山东林寺后,深不可测。“和僧碧泉”是白居易《题李次章隐居碧玉池》中诗的别称。
第一句“清冽空色似秋澄”,描写了诗人所见碧玉潭之景。碧玉潭清澈透明,如同秋天的湖水一般澄澈。这里的“清冽”形容水的味道和感觉,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空色”则是指水面上没有杂质,显得非常洁净、明亮。
第二句“疑集群仙拥万灵”,进一步描绘了碧玉潭的神奇之处。诗人仿佛看到了一群仙人们在潭边修炼、交流,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个美丽的湖泊。这里的“疑”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场景的怀疑或不确定感,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相信有这么多的神仙会聚集在一个湖泊旁。
第三句“深处有香春不断”,进一步描述了碧玉潭的美丽之处。在湖底深处,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些香气弥漫在整个湖泊,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这里的“深处”指的是湖底,“有香”表示这些花草树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春不断”则表示这种香气持续不断的出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波间藻荇四时青”。最后一句描写了碧玉潭周围的生态环境。在湖面上,生长着各种绿色的植物,如藻类和荇菜。这些植物四季常绿,为湖泊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波间”指的是湖面上,“藻荇”则是这些植物的统称;“四时青”表示这些植物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绿色,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对碧玉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而神秘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