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易汩没,岂徒出徒入。
无方□点检,一点或□懈。
□□□□□,彼此成亡羊。
所以古哲人,警惕恒自将。
动若集于木,息如系苞桑。
此机日就熟,庶足升高堂。
譬如匣中镜,拂磨吐新光。
一尘不使留,光辉日煌煌。
凡我读书人,斯言佩毋忘。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态度和心得。下面是逐句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人心易汩没,岂徒出徒入。
译文:人的心性容易被世俗所淹没,怎能仅仅为了出世或入世而活着?
注释:汩没(被淹没) - 指人心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出徒入(离开尘世,进入修行)- 指人们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赏析:诗的首句揭示了人的心灵容易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难以保持纯净。这是对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虚荣、浮躁等负面倾向的一种批评。
2. 无方□点检,一点或□懈。
译文: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检验,哪怕有一点疏忽也可能导致失败。
注释:□点检(检查、核对)- 强调了学习和修身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一点或□懈(一点疏忽)- 指出即使是微小的疏漏也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赏析: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和修养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它传达了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3. □□□□□,彼此成亡羊。
译文:我们如同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一旦失去警觉就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亡羊。
注释:□□□(迷失)- 形容人在纷杂的环境中容易失去自我,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成亡羊(成为他人的猎物)- 比喻如果不加警惕,很容易受到伤害或损失。
赏析:第三句运用了寓言故事“亡羊”来形象地说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和警惕的重要性。
4. 所以古哲人,警惕恒自将。
译文:因此古代智者总是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断地自我约束。
注释:警惕(保持高度的警觉)- 强调了智慧和道德的重要性。自将(自我约束)- 指个人应具备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赏析: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强调了保持警醒和自我管理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5. 动若集于木,息如系苞桑。
译文:行动时要像树木一样扎根于坚实的基础,休息时要像藤萝紧紧依附着桑树一样。
注释:动若、静若(动静结合的比喻)- 形容无论做什么都要稳重可靠。集于木、系苞桑(扎根和依附)- 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脚踏实地,稳固前行。
赏析: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稳健、踏实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即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安逸时刻,都应保持冷静和专注。
6. 此机日就熟,庶足升高堂。
译文:这种技能和知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越来越熟练,最终能够达到登堂入室的高度。
注释:机(技能和知识)- 指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日就熟(日益熟练)- 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升堂入室(达到精通的程度)- 比喻技艺或学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赏析:这句诗鼓励人们在学习和修养上要持之以恒,不断精进,最终能达到较高的成就。
7. 譬如匣中镜,拂磨吐新光。
译文:就像匣子里的镜子,经过擦拭和打磨,能够发出新的光亮。
注释:匣中镜(匣子中的镜子)- 用镜子比喻知识和学问的积累。拂磨(擦拭和打磨)- 指对知识和学问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提升。吐新光(发出新的光芒)- 意味着知识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赏析:这句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知识不断积累和更新的过程,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以保持自己的智慧和见识始终处于活跃和新鲜的状态。
8. 一尘不使留,光辉日煌煌。
译文:不要让任何尘埃停留在身上,这样你的光芒将会闪耀夺目。
注释:光辉(光芒)- 表示个人的才华和成就。日煌煌(辉煌灿烂)- 形容光芒四射,非常耀眼。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文的学习态度的深化,强调了保持清洁和积极进取的重要性,以及其带来的光明前景。
9. 凡我读书人,斯言佩毋忘。
译文:所有勤奋读书的人都应该铭记这些教诲,永远不要忘记它们。
注释:佩(佩戴、牢记)- 指将这些教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斯言(这些话语)- 指前面提到的学习和修养的箴言。
赏析:最后的这行诗是整首诗的升华,呼吁所有的学者和读书人将这些智慧和教诲当作人生的指南,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