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喜初霁,湖光照人明。
狂风撼林木,万里波涛清。
放舟东山边,兰菊有奇英。
实德自不掩,清香远相迎。
侵晨来露布,已罢西南征。
挺挺湖海豪,涕泗成纵横。

【注释】

宿雨喜初霁:早晨的雨水经过一夜的沉淀,终于放晴了。霁,晴朗。

湖光照人明:湖水反射出灿烂的阳光,使人感觉特别明亮。照人,照耀人。

狂风撼林木:猛烈的风摇动了周围的树木。撼,摇动。

万里波涛清:广阔的水面上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显得十分清澈。万里,形容海面宽阔。

兰菊有奇英:兰花和菊花都是花中之最,因此说“有奇英”。

实德自不掩,清香远相迎: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品德高尚,但是那香气仍然远远地迎接着你。实德,真实的品德。自不掩,并不掩饰。

侵晨来露布,已罢西南征:清晨时分,天刚亮,我就来到水边。已罢,停止。西南征,指战事。

挺挺湖海豪,涕泗成纵横:我胸怀壮志,就像湖海一样浩渺,眼泪纵横流淌。挺挺,高傲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战乱之后,乘船游览东山湖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不满。
首联“宿雨喜初霁,湖光照人明”写诗人清晨出游的情景。雨后初晴的湖面,映出明亮的阳光,给人们带来喜悦和清新的感觉。这一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颔联“狂风撼林木,万里波涛清”则描绘了湖面上的壮观景象。狂风席卷着树林,使波涛汹涌澎湃,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一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颈联“放舟东山边,兰菊有奇英。实德自不掩,清香远相迎”则是诗人在湖边游览时的感想。他看到岸边生长的兰菊,感受到了它们的芬芳和美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战争的反感。
尾联“侵晨来露布,已罢西南征”则描述了诗人结束一天的行程。清晨时分,他来到湖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这一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