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体虚无,瓶泉与道俱。
倘馀涓滴润,可救众焦枯。
【注释】瓶:古时盛水的器皿。
上士:指道士、方士。
上士体虚无:指上士追求的是无为而治的道。
瓶泉:指道家炼丹术中的水火交炼。
倘余:假设有。
可救众焦枯:《列子·汤问》中说,孔子到鲁国讲学,弟子饥渴难耐,孔子命弟子取泉水解渴。弟子们取了水,喝后感到精神振奋,但孔子却让他们将水倒入井中。弟子们不解,孔子说:“只有用这清水浇灌大地,才能让万物复苏。”后来,弟子们果然在田间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比喻上士的道术可以拯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以道家思想为主导的哲理诗。全诗通过对上士“体虚无”,与道俱,“倘馀涓滴润”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其中,“倘余涓滴润,可救众焦枯”一句尤为精彩,它不仅体现了道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高尚品德,也揭示了道家道术的神奇力量。这首诗是唐代韦相国盛山十二咏之一,也是该组诗的第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