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
未愁风脱叶,生怕雨添苔。
得与民心乐,何妨笑口开。
神龙应念我,落日首重回。

【注释】

秋雨复将害稼 其二:秋雨又将要伤害庄稼了。

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废掉的园子里有一段荒芜的小道,我拄着拐杖独自来回走动。

未愁风脱叶,生怕雨添苔:不担心风吹落树叶,却害怕雨水使泥土上的青草长出嫩苔。

得与民心乐,何妨笑口开:能得到百姓的快乐,又有什么不好呢?

神龙应念我,落日首重回:神灵会想念我的,因为我就像夕阳一样,最终还会回到人间。

【赏析】

此为组诗之第三首。“秋雨复将害稼”,诗人在写景中寄寓着深沉的忧国之情。他担忧的是农民遭受风雨之苦,也忧虑国家前途命运之艰。

首二句是说,废圃荒径之中,自己拄着拐杖来回地踱步。这两句写出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形象。一个“独”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寂,还表现了他内心的凄凉。

三、四两句是说,自己并不担心风吹落叶,却怕雨水使泥土上的青草长出嫩苔。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秋风、秋雨和农民遭受的风雨之苦作了对照。秋风吹落的叶子是枯黄的,秋天的雨使青草生出新芽,但青草毕竟要被雨水淋湿,这是农民所不能忍受的。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农民所遭受的苦难。诗人对农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农民的遭遇感到惋惜,因此,他希望农民不要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愁苦。“得与民心乐”一句,正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何妨笑口开”,更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劝慰,希望农民们能够乐观豁达地生活下去。

五、六两句是说,如果能够得到百姓的快乐,又有什么不好呢?“何妨”,意思是“不要紧”,“不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百姓幸福生活的向往。“神龙”,即神龙山,在今安徽凤阳东北。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龙兴县为凤阳县。凤阳境内多山,以山名县者甚多。诗人用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来比喻凤阳,意在说明凤阳人民如同神龙一般,值得骄傲。诗人希望凤阳的人民永远保持这种精神风貌,永远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落日首重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太阳西沉,诗人回到故乡。诗人用“归来”一词,既表明了自己回归故里的心愿,又表达了自己渴望早日结束漂泊生涯的愿望。同时,诗人也暗喻了自己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秋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漂泊无依生活的感慨。诗人在诗中写道:“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未愁风脱叶,生怕雨添苔。”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秋雨中独自漫步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