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断行迹,满门秋草深。
老禾眠水底,野菌出墙阴。
懒负读书眼,闲多忧国心。
夜长幽梦短,清耳听虫吟。

【解析】

1.秋雨旬日偶成——秋雨连绵了十天,我偶然写成的诗句。旬日:十天。偶成:偶然写成。

2.积雨断行迹,满门秋草深——连绵不断的秋雨阻断了行人的足迹,满院子的秋草长得很深。

3.老禾眠水底,野菌出墙阴——老禾躺在水里不动了,野菌长在墙边的阴暗处。

4.懒负读书眼,闲多忧国心——懒得去读那些关于国家大事的书,闲着时间太多,心中常常忧虑国家的命运。

5.夜长幽梦短,清耳听虫吟——夜越来越深沉,我的幽梦却越来越短,我只好清静地倾听虫儿的歌唱。

【答案】

译文:

连日的秋雨使我无法外出,只能在家里呆坐着。屋外秋草茂盛,一片浓绿;屋内秋意渐浓,一片萧瑟(“积雨断行迹”一句中的“断”字用得好,既写出了雨水的连绵不断,又暗示了作者心情的郁闷、沉闷)。院子里的禾苗已经成熟,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院墙根下的野生菌子也长出来了(“老禾眠水底”一句,写到了禾苗和野菌,突出了秋天的凄凉气氛);我却无心去读书,也没有心思做这些事,因为心里总是想着国家的命运(“懒负读书眼”一句,写出了作者的忧愁和无奈,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夜晚越来越深,而我的梦境也越来越短,只好清静地听听窗外的蟋蟀叫声了(“夜长幽梦短”一句中的“长”字用得好,写出了夜的深长,与前文的“积雨断行迹”相呼应)。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杜甫流寓在夔州(今属重庆市),生活十分艰苦。这首诗就是诗人在秋雨连绵、百无聊赖中写下的。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深秋景色图,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之情。诗题一作《秋雨有感》。全诗八句,前三联分别写景,后三联抒情。首联写连绵秋雨使诗人无法出门,只有坐在家里。颔联写庭院里的秋草和墙根下的野菌,衬托出一种萧杀的气氛。颈联写自己无心读书、忧国思家的情状。尾联写诗人听到蟋蟀鸣叫,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抒发了悲愁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秋草”、“老禾”、“墙阴”等,将一个深秋的夜晚写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