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庐。
隐几江声在,当窗林影疏。
百年心未死,再拜意何如。
可忍蹉跎老,长惭案上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伊川先生祠
解释: 伊川先生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程颐,他是朱熹的老师,因此被称为“伊川先生”。祠堂是对这位学者的纪念之地。
2. 平生子程子
解释: 这里提到“平生”,即一生之中,指作者在世时敬仰程颐。”子程子”是称呼程颐的方式,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尊敬和崇拜。
3. 此地有精庐
解释: 这个“精庐”是程颐的住所或讲学之所,代表了程颐的思想和文化成就。这里的描述强调了这个地方的文化价值。
4. 隐几江声在
解释: “隐几”意味着静坐或沉思,”江声”可能指的是窗外江水流动的声音。这两句描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反映了人物的心境和环境的结合。
5. 当窗林影疏
解释: “当窗”即窗户对面,”林影疏”形容窗外树木的影子斑驳而稀疏,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
6. 百年心未死
解释: 表达了作者对程颐一生坚持儒学精神的钦佩与怀念。”心未死”意味着他的思想和精神依然活跃和存在。
7. 再拜意何如
解释: 表示作者再次拜祭时的感慨和敬意,”再拜”是一种礼节,显示了对程颐深深的尊敬。”意何如”则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敬意也有疑惑,或许是对自己是否能够传承程颐学问的反思。
8. 可忍蹉跎老
解释: “可忍”表示可以忍受,但紧接着的”蹉跎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暗示着年华易逝、光阴不再。
9. 长惭案上书
解释: “长惭”表示长时间的羞愧感,”案上书”可能是指长时间埋头于书本或研究工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时间、未能深入探索学问的遗憾和自责。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程颐学术成就的高度尊重和自省。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程颐祠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程颐的深厚感情及其学术贡献的敬慕之情。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实践和知识传承的主题。诗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