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听祥琴御,遄瞻瑞节荣。
许朝丹阙去,指奉板舆行。
松柳馀哀切,膏肓一梦成。
意长身未老,何事了平生。
诗句注释:
- 挽石应之提刑: 这里的“挽”表示送别,“石应之”是一个人名,“提刑”则意味着他担任某种司法或行政职务。
- 其三: 指诗的第三部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甫听祥琴御: “甫”可能指的是刚,或者指某个特定的人名。“祥琴”可能代表一种吉祥的音乐。“御”在古代指帝王,这里指皇帝。
- 遄瞻瑞节荣: “遄”意为快速,“瞻”是看的意思,“瑞节荣”可能是形容皇权的象征或者庆典的情景。
- 许朝丹阙去: “许朝”表示允许,“丹阙”是红色的宫殿门楼,常用来形容皇宫;“去”在这里可能是指离开朝廷。
- 指奉板舆行: “指”表示引导,“奉”是手捧着,“板舆”是一种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辆。
- 松柳馀哀切: “松柳”通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而“哀切”则表达了哀伤和深切的情感。
- 膏肓一梦成: “膏肓”是一个中医术语,指病入膏肓无法治疗的地方,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人生的困境或疾病的晚期。“一梦成”意味着某种事情或愿望实现了。
- 意长身未老: “意长”可能指的是心愿未了,“身未老”则表明年纪虽大但意志坚强。
- 何事了平生: “何事”表示为什么,“了平生”即解决或完成所有的生活事务。
译文:
刚刚听到祥琴悦耳的乐曲,便急匆匆地登上了通往皇宫的马车。允许我离开朝廷,手捧着板舆前行。周围的松树和柳树似乎充满了哀伤,我的一生就像一场梦,最终成为了现实。虽然年纪已长,但我的意志依然坚定,为什么还要解决所有的事情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首句以祥琴起兴,暗示了一种吉祥的氛围;次句直接点出诗人即将离去的情境;第三句描绘了告别的场景;第四句则转向内心世界,抒发了一种对于生命、时间和理想的深刻感慨。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方式结束,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又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是典型的中国古代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