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子规(布谷鸟)
  • 注释:子规是一种鸟类,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悲凉和离愁。
  • 译文:布谷鸟,一种哀伤的鸟。
  1. 羽类是游魂
  • 注释:这里指布谷鸟的羽毛,暗示它们的生命如同短暂的幽灵一样。
  • 译文:它们的羽毛,像飘渺的游魂。
  1. 哀多属曙昏
  • 注释:黎明和黄昏时分,人们常常感到悲伤或孤独。
  • 译文:哀伤大多发生在黎明和黄昏。
  1. 一时亡国恨
  • 注释:亡国,指国家灭亡。这里的“一时”指的是某一具体时期。
  • 译文:一时间的国家灭亡之恨。
  1. 千古向人言
  • 注释:向人诉说,意味着这种情感或记忆长久地被人们传颂。
  • 译文:千古流传,人们一直在讲述。
  1. 山竹已应裂
  • 注释:山竹,一种果实,因其形状和生长状态而得名。
  • 译文:山竹已经因季节变化而裂开。
  1. 野花犹更繁
  • 注释:野花,通常指野外未经修剪的花朵。
  • 译文:即使春天即将过去,野花仍然繁盛。
  1.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 注释:杜甫是中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以诗闻名。
  • 译文:昔日杜甫也曾被此鸟声感动,现在只能通过诗歌怀念您崇高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布谷鸟的形象及其叫声,引发读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国家的兴衰和个人情感的回忆。诗中“子规”、“哀多属曙昏”、“山竹已应裂”等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变换和季节的更迭,也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情感变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和时间流逝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