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
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
东家铺兵不出户,父为节级儿抄簿。
一年两度请官衣,每月请米一石五。
小儿作军送文字,旬日一轮怨辛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描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生活困苦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译文)“催人赶快去干活的声音此起彼伏,东家的人们都在欢快地唱歌,西家的人们都在悲伤地哭泣。”

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译文)“丈夫们都在辛勤地耕作,却常常忍受饥饿的煎熬,老妇人都在勤劳地纺织,却常常缺少衣服穿。”

东家铺兵不出户,父为节级儿抄簿。(译文)“东家的士兵都在家里不出门,他们的父亲都是低级军官,他们的儿子们都要抄写账簿。”

一年两度请官衣,每月请米一石五。(译文)“一年要向官府请两次衣物,每月要送给官府一石半粮食。”

小儿作军送文字,旬日一轮怨辛苦。(译文)“小孩子们被送到军队中去服役,他们每天都要重复地搬运文书,十天轮换一次,抱怨辛苦的劳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们的艰苦生活,从他们的辛勤劳作到生活的艰辛,都深深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催人赶快去干活的声音此起彼伏,东家的人们都在欢快地唱歌,西家的人们都在悲伤地哭泣”生动地表达了农民们对繁重劳动的无奈与辛酸。而“丈夫们都在辛勤地耕作,却常常忍受饥饿的煎熬,老妇人都在勤劳地纺织,却常常缺少衣服穿”则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层的悲惨境遇。最后两句“小儿作军送文字,旬日一轮怨辛苦”更是将这种艰苦的生活状态推向了顶点。整首诗歌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