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篆开端不路锋,锥纱成画体逾工。
中间三到屋漏雨,此后仍传壁坼风。
羲献以来名绝学,徽章之外更明公。
朝天此去承清问,一片丹心笔阵中。
注释:
鸟篆开端不路锋,锥纱成画体逾工。
中间三到屋漏雨,此后仍传壁坼风。
羲献以来名绝学,徽章之外更明公。
朝天此去承清问,一片丹心笔阵中。
赏析:
这首诗是对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诗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郭府判书的敬仰之情。
首句“鸟篆开端不路锋,锥纱成画体逾工。”描绘了郭府判书书法的精妙之处。鸟篆是古代的一种字体,始于汉代,以鸟形为特点,因此得名。郭府判书的书法如同鸟儿般灵动,开始处毫不费力地突破了常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锥纱则是用细针密缝而成的画作,这里用来比喻郭府判书的书法技艺精湛,如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一般。
第二句“中间三到屋漏雨,此后仍传壁坼风。”则进一步赞美了郭府判书书法的艺术魅力。郭府判书的书法如同屋檐上滴落的雨水一样,连绵不绝,给人以深远的意境。而这种书法的魅力也如同风雨侵蚀的墙壁,历经岁月仍然能够流传下来,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第三句“羲献以来名绝学,徽章之外更明公。”则是对郭府判书书法地位的高度评价。羲献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别称,这里用羲献来比喻郭府判书的书法造诣极高,无人能及。郭府判书不仅拥有这样的书法造诣,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名声和学问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最后一句“朝天此去承清问,一片丹心笔阵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郭府判书的期望和祝愿。郭府判书将前往朝见皇上,接受皇帝的询问和考验。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郭府判书必将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将继续秉持着自己的一片丹心,用笔墨书写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成为一代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