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争问大苏集,仙官解作太史书。
当时同朝人欲杀,所能者天信不虚。
诗句释义:
胡人(指南宋的少数民族)争相询问大苏(苏轼的字,这里代指苏轼文集《东坡先生集》),仙人(指道士)解释它是太史(史官)写的史书。当时朝廷同僚都想杀害他,但所能的只有上天相信不虚。
译文:
胡人争相阅读大苏的文集,仙家将其解释为太史所著的史书。当时的朝廷同僚都想要杀死他,但他们能做的只是相信天意。
注释:
- 胡儿:指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
- 争问:争相询问。
- 大苏: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仙官: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长生不老之术的神仙之官。这里比喻道士。
- 解作:解释,说明。
- 解:解释,说明。
-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职。这里比喻道士。
- 时:当时。
- 朝:朝廷,这里指的是宋朝朝廷。
- 同朝人:当时的朝廷同僚。
- 杀:诛杀。
- 所能者:所能的,即能做到的。
- 天信:天意的信任或保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胡人在读苏轼文集时的情景以及当时的朝廷同僚都想要杀死苏轼的情形,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