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头风铁响铮铮,檐外浪浪槁叶鸣。
别有宫商人未识,一炉活火听瓶笙。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二:

檐头风铁响铮铮,檐外浪浪槁叶鸣。

别有宫商声未识,一炉活火听瓶笙。

诗句释义

  1. 檐头风铁响铮铮:“檐头”指的是房檐或者建筑的顶部。“风铁”指风吹动的金属物品,这里特指挂在檐边的风铃或其他装饰物,其声音因风力而响。“铮铮”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金属碰撞发出的声音。整体描述了一个夜晚静谧的场景,风铃被风吹得叮咚作响。

  2. 檐外浪浪槁叶鸣:“浪浪”模拟了落叶在风中翻腾飘舞的样子,“槁叶”即干枯的树叶,通常在冬季或冷天出现,随风摆动。这句话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树枝上只剩下干枯的叶子,在寒风中摇曳。

  3. 别有宫商人未识:“宫商”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对音调的分类,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高和音色,这里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音乐或曲调。“人未识”表示这种独特的音调并非人人熟悉,可能是一种罕见或不常见的音乐风格。

  4. 一炉活火听瓶笙:“活火”指的是燃烧的火焰,“瓶笙”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瓶子,上面开有多个孔,用于吹奏音乐。这句话可能是说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围坐在炉火旁,听着瓶笙的悠扬旋律,享受着温暖和欢乐的氛围。

译文与赏析

徐瑞的《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寂静夜晚的画面,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风铁响铮铮”,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风中金属物品的声响,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而“檐外浪浪槁叶鸣”,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象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徐瑞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