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几学痴坐,吾炊何以晨。
了知诗自好,不与甑相闻。
苍苍本空空,呜呼谁使然。
瓯窭知满篝,稍喜斗斛仁。
而我亦齐民,不贪后世贤。
腹无一寸温,百忧镇烧煎。
岿然一破灶,寒虫欲无年。
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间。
书生谨守书,放步防疾颠。
虾蟆缘青冥,孤光恣吞吐。
于菟无角翼,为天守门户。
持此感物化,尧舜万万古。
冰蚕不知寒,蓼虫不知苦。
未知了身口,甘暖复几许。
高高化人台,下视多劫灰。
我欲轰雷车,老天怒不开。
死语无出路,六经圣所裁。
惟应蒯缑剑,日夕同归来。

这首诗是一首感兴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乌几学痴坐,吾炊何以晨。
译文:我学习的时候如同一只乌几(一种鸟类),整天坐在那里不吃饭也不睡觉。
注释:乌几,指一种鸟名,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沉迷于学问,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了知诗自好,不与甑相闻。
译文:我知道诗的好坏,并不去管那饭甑(古代的一种陶器)是否响。
注释:这里强调了诗歌的审美价值,而不是实用性。

苍苍本空空,呜呼谁使然。
译文:苍天本就空旷,谁能使它变得满堂都是人呢?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之大,人世间的渺小的感慨。

瓯窭知满篝,稍喜斗斛仁。
译文:即使只有一点点米,也足以填满一个竹筐;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恩惠,也让人感到欣喜。
注释:瓯窭,指简陋的房子或用具;篝,指竹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微小事物的珍惜和感激之情。

而我亦齐民,不贪后世贤。
译文:我也是普通人,不追求成为后人中的贤者。
注释:这里强调了个人的平凡和谦卑。

腹无一寸温,百忧镇烧煎。
译文:腹部没有一丝温暖,所有的忧虑如同火焰般炙烤着我。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岿然一破灶,寒虫欲无年。
译文:那孤独的灶台仿佛一座岿然不动的山峰,而那些寒虫在其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风貌。

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间。
译文:我还想要分辨出这些小虫子的名字,就像蟋蟀和螽斯之间的区别一样。
注释: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书生谨守书,放步防疾颠。
译文:书生们谨慎地守护着书籍,以免被疾病击垮。
注释:这里反映了文人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

虾蟆缘青冥,孤光恣吞吐。
译文:蛤蟆沿着青天高高飞去,它独自的光芒肆意吞吐。
注释:这里描绘了蛤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于菟无角翼,为天守门户。
译文:大如猪的土拨鼠(于菟)没有翅膀,却守护着天空的大门。
注释:这里用土拨鼠的形象来象征勤劳和坚韧的品质。

持此感物化,尧舜万万古。
译文:抱着这样的感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尧舜时代。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向往。

冰蚕不知寒,蓼虫不知苦。
译文:冰蚕不知道寒冷,蓼虫也不知道痛苦。
注释: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的无知和无知所带来的乐趣。

未知了身口,甘暖复几许。
译文:不知道自己的身口如何,只觉得温暖舒适,究竟有几份?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享受的态度。

高高化人台,下视多劫灰。
译文:我站在高高的化人台上俯瞰众生,看到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对人间沧桑的感慨和悲悯之情。

我欲轰雷车,老天怒不开。
译文:我渴望拥有一辆能够引发雷霆的马车,但老天爷却不给我这个机会。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实现理想的无奈和挫折感。

死语无出路,六经圣所裁。
译文:死亡的语言无法逃脱其命运,就像《六经》所阐述的那样。
注释:这里强调了生死有命的观念和对于经典的敬畏之情。

惟应蒯缑剑,日夕同归来。
译文:我只应该持有一把蒯缑剑,早晚都与它相伴归家。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