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勿诮毛颖,渠言何使余。
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
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
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
子勿诮毛颖,渠言何使余。
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
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
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
注释:不要嘲笑毛笔的锋利,它为何让我如此喜爱?远地知晓你生于白屋中,是谁帮助你完成《左传》的书写?巴山的墨色与漆相像,蜀中的宣纸比不起北国的白绢。我多么希望能与你共同乘车,去到那遥远的江南。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友人所寄诗后写给友朋的酬答之作。全诗四十六字,每句五言。开头两句“子勿诮毛颖,渠言何使余?”诗人以“子”称呼朋友,并谦虚自谦,说不要嘲笑毛笔锋颖锐利,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许多益处。诗人在诗中对毛笔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况。由于战乱,他被迫隐居山林,没有机会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所以,他对毛笔如此情有独钟。第三句“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诗人由毛笔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没有机会读书,也没有人帮助他写作。第四句“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诗人又从自己写到友人,说他生活在四川,那里的竹简、木牍、麻纸等都是很好的书写材料,但是这些材料都比不上北方的纸张,因此诗人认为,他的朋友应该多写些书信,寄给远方的亲人。最后两句“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诗人再次强调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将自己写的信,像毛笔一样,通过书信送到远方,让自己和友人一起共享这份喜悦。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热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