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居寂寂堪修道。
【注释】:宴:指酒。寂寂:静悄悄的样子。堪:能、可以,这里指适宜。修道:修行成仙。
【赏析】:全诗共三句,大意为:闲居时清静寂寞,正好用来修身养性,修炼得道,飞升成仙。
首句“其十二”,可能是作者的自序号或作品的序号。此句点出诗题,即《宴词》十二首之一。
二句“宴居寂寂堪修道”是全篇的中心,写清寂闲散的宴饮生活,正是修炼成仙的好时机,故说“宴居寂静堪修道”。这两句是说,自己平时经常宴饮,饮酒之后总是很安静地休息,所以有闲暇的时间可以修炼道术,达到飞升成仙的目的。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在古代文人中,酒往往与隐逸之思联系在一起。陶渊明的“觞以忘忧,酌以忘忧”,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王维的“野人对酒构相顾,霜落熊咆石碌碌”(《汉江临眺》)以及李贺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南园》)等,都是借酒浇愁,寄情山水,抒发遁世隐逸的思想。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王维的《终南山》等诗作,则直接表现了隐居田园的生活。这些诗人虽然都以饮酒来表示自己的隐逸志趣,但陶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而王诗则更多地表现出隐逸者的超然物外之情怀。《宴词》中的宴饮也带有这种隐逸色彩。诗人以“宴居寂寂”四字勾画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宴居”二字,既表明了作者此时的身份(可能是一位高官)和生活环境,也透露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清闲自在);“寂寂”二字,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气氛。这种幽静,不仅表现在环境上,而且表现在作者的心态上。他正在悠闲地饮酒,享受着片刻的安宁,同时也在静静地思考,寻找着一种精神寄托。这种心境,正符合古人所云的“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因此,“宴居寂寂堪修道”这一诗句,既是对前文的描述,也是对后文的铺垫和暗示。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清新淡雅,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它以宴饮为线索,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宴饮之中,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和安详;而在宴饮之外,他又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这种由内而外的变化,使得整首诗歌显得格外和谐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