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旧游地,圁洛我盘桓。
旅梦朱弦断,荒山白发寒。
文高惊小阮,达晚在长安。
得慰相思处,琼瑶落手看。
【注释】
夫君:丈夫。旧游地:丈夫曾经游玩的地方。圁洛:指洛阳。盘桓:停留。旅梦:旅途中所作的梦,这里指诗人的思乡之梦。朱弦断:琴上弦断了。荒山:荒凉的山岭。小阮:阮咸,字仲容,三国魏人,善弹琴,与嵇康、吕安友善。达晚:年纪大了。长安:即今西安,古称长安。得慰相思处:能慰藉我思念你的心的地方。琼瑶:美玉。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在赴鄜州任上时所作,抒写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开头四句写他来到故地,感慨万千,思念亲人;中间四句写他的旅思,表达了他对故人的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安慰和祝愿,希望他能在长安生活愉快。诗中“圁洛”指洛阳,“文高”指阮咸,阮咸善弹琴,与嵇康、吕安友善。《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阳》曲,“至‘凤生千仞岗’一段,逸调乏韵”,阮咸听后大加叹赏,并把琴声比作“鸾鹤之音”,而自己则像“鸡鸣于桑”一样,只能发出“野鸡之音”(《世说新语·文学》)。“达晚”指年老,这里用以自谦。“得慰相思处”是说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有友人的关怀,可以排遣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
首联点出题意,直陈己意。“夫君”即作者自己,“旧游地”指洛阳,因为洛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所以又被称为“帝里”“花城”。诗人在这里用典,既点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所在,也是对自己当年生活过的地方的一种深情的回忆。“圁洛”指洛阳,“盘桓”即徘徊,留恋,这里指诗人久客他乡,思念洛阳。“盘桓”一词,历来被用来表示对故乡的深深留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一:“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每于三五夜,明月必清圆。绕舍饥鸦集,开帘野鼠窥。侯门信皆近,主第接欢娱。飞盖相追随,无非从五侯。……此时瞻白日,列圣乃巍峨。……”此诗中也写道:“忆昔好追凉,故绕周庐树。蝉噪林逾肃,鸟鸣山更幽。”这些诗句都写出了诗人思念故乡的强烈感情。因此,这二句可以说是对洛阳的深情怀念,也是对故乡的无限眷念。
颔联是说,诗人在洛阳逗留之际,时常做着思乡之梦,梦中常常是那熟悉的故乡景色:“旅梦朱弦断”,意思是说,每当夜晚来临,诗人便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旅梦”就是异乡之梦,也就是思乡之梦。“朱弦断”是指琴上弦断了,“断弦”一般用来形容音乐演奏的中断,这里借喻诗人的思乡之情已经断绝。“朱弦断”是说琴断了弦,比喻的是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荒山白发寒”是说,每当看到荒凉的山岭和满头白发的老人,诗人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长期在外奔波,诗人已经鬓发斑白,感到十分凄凉。“荒山”是荒废的山峦,这里代指故土。“荒山”二字写出诗人对故土的思念。“白发”指头发已白,这里代指人生已进入暮年。诗人以“荒山”和“白发”作为描写的对象,表现出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颈联是说,由于常年在外漂泊,诗人与故人的感情深厚,他常常思念故人,希望能得到友人的安慰与鼓励。“文高惊小阮”,意思是说,阮咸(阮籍)的琴声非常高超,使小阮都感到非常惊奇。“达晚”指阮咸年岁已高。“长安”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现在的西安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阮咸年纪已高,但他仍然能够弹奏得那么好,让人惊叹不已(阮咸善于弹琴)。“达晚”一词在这里用来比喻阮咸年纪虽大但技艺却很高超。“长安”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借指友人所在地长安。诗人用“达晚”来表明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已经很久了(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谦),用“长安”来表明朋友的居所是在长安(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谦)。
诗人渴望能在长安与朋友见面,能听到朋友弹奏的琴声,能得到朋友的安慰和鼓励。“得慰相思处”意思是说,如果能在长安见到你(友人),那该是多么令人欣慰啊!“琼瑶落手看”意思是说,如果能在长安见到你(友人),那真是如同观赏美丽的美玉一样令人高兴啊!“琼瑶”是指晶莹剔透的玉石,这里代指美玉。诗人用“琼瑶”来比喻友人赠予的礼物或礼物的美丽,也比喻友人赠送的礼物的价值很高(这里的“琼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一种赞美)。“落手”指随手拿来观赏的意思。(这里的“落手”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一种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