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畤来为吏,多愁尚喜论。
山川分汉郡,人物客羌村。
宫废人仙在,天清贰负昏。
莫言无妙丽,土稚动金门。

【注释】

①“排闷”:排遣愁闷,抒发郁积。

②“鄜畤”:古地名,在今陕西富县东南。这里是作者的家乡。

③“多愁尚喜论”:虽然自己多愁,但喜欢和人讨论。

④“山川分汉郡”:指泾水、渭水等河川把汉朝的地域分为两半。汉郡指西汉时设置的郡。

⑤“人物客羌村”:指作者因任官而远离故乡,流落他乡。

⑥“宫废人仙在”:宫中已荒废,神仙仍在。

⑦“天清贰负昏”:指天空清明,北斗星座的二星昏乱。

⑧“土稚动金门”:指作者虽为平民,但有才气,能动金门(即金銮殿),进入朝廷。

【赏析】

此诗是诗人贬谪江陵后,途经鄜州(今陕西省富县)时作的,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仍不忘报国之情,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首联“排闷”,说明诗人来此任小吏,是为了排遣愁闷,抒发郁积。颔联写诗人在汉郡任职,远离故居,思念家乡。颈联写长安宫殿已成废墟,而神仙犹存,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尾联则表明诗人虽有忧愤不平之气,但仍怀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情调悲凉。诗人以排遣愁闷为题,抒写自己的遭遇与心迹,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与抑郁心情。

写诗人到任后的境遇,“多愁”、“尚喜”、“山川”、“人物”,都是诗人内心的外化,透露出他的苦闷情绪。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以“客羌村”自喻。诗人虽身在异地,却仍怀有报国之心,这也正是他能够忍受困苦的原因之一。五、六两句,写长安宫殿已成废墟,但神仙犹存,诗人由此想到世事变迁。七、八句,写诗人虽有忧愤不平之气,但仍然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实现抱负。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总收。尽管诗人在仕途上遭受挫折,但他仍抱有一腔热血,希望能有所作为。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颂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