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病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闲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这首诗是诗人在正月十八日夜所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槿户茅斋雅自便”
“槿户”指的是用槿树做的门,而“茅斋”则是指用茅草盖成的简陋住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住所的满意和喜爱,认为这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非常合适。

第二句:“京华风味入新年”
“京华”指的是京城,即繁华的都市。“风味”则是指某种特有的气息或味道。这句诗描绘了新年时首都的独特氛围,暗示了诗人对于新年来临时的感受。

第三句:“楼台冷落收灯夜”
“楼台”指的是高楼大厦,这里用来比喻繁华的城市景象。“收灯夜”则是指晚上熄灭灯火的时候,暗喻着繁华过后的萧条和沉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感慨以及对现在萧条状态的无奈。

第四句:“门巷萧条扫雪天”
“门巷”指的是街道和小巷。“萧条”则是指荒凉、寂静的状态。“扫雪天”则是指在雪后清扫街道的情景。这句诗描绘了街道上的寂静和冷清,以及大雪后的清洁工作。

第五句:“病酒不闻花外漏”
“病酒”指的是因病而饮酒过量。“花外漏”则是形容夜晚时分的花香。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饮酒过量而感到身体不适,但仍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花木香气,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六句:“放朝仍得日高眠”
“放朝”指的是早上起床之后的活动。“日高眠”则是指在阳光下安然入睡。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后也能享受到宁静的时光,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第七句:“何妨静习闲中趣”
“何妨”表示没有什么不可以或者没有关系的意思。“闲中趣”则是指在闲暇中的乐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享受闲暇生活的态度,认为没有必要拘泥于世俗的繁忙和忙碌。

第八句:“欲问林僧结净缘”
“林僧”指的是山林中的僧人。“结净缘”则是与佛教中的清净缘分相关的概念。这句诗暗示了诗人想要寻找一位山林中的僧侣,与他一起过上清净的生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修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正月十八日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对繁华世界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句简洁明了,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