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暑亦凉,境静昼偏长。
树色烟明灭,蝉声风抑扬。
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
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
【注释】
- 虚窗:指竹帘。暑亦凉:夏天虽热,但竹帘能透入一丝凉意。境静:环境安静。昼偏长:白天时间较长。
- 树色烟明灭:树木在烟雾缭绕中时隐时现。
- 蝉声风抑扬:蝉声伴随着风吹动的声音而起伏不定。
- 家贫书是业:家境贫寒,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生计。
- 身老睡为乡:年纪大了,连睡觉也成了一种习惯。
- 赤日黄埃客:烈日炎炎下的行人。黄埃:指尘土。
- 纷纷为底忙: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忙呢?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次联写人,末联抒情,中间两联则是诗人对“闲”字的阐释和议论。全诗构思独特,以“闲”为核心意象贯穿全文,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夏日,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让人感到烦躁的时候。然而,在这炎热的季节里,诗人却找到了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他坐在竹编的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听着蝉鸣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这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让他感到非常惬意。
首联“虚窗暑亦凉,境静昼偏长”描述了夏日的景色和心情。这里的“虚窗”指的是竹帘,它既能挡住阳光又能带来凉意。而“暑亦凉”则表示即使是酷热的夏日,竹子也能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景色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转向了对人物的描写。“树色烟明灭,蝉声风抑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树叶在轻风中摇曳,仿佛在跳动着优美的舞蹈;蝉儿在树上鸣叫,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这些细节描绘了夏天的热闹与喧嚣,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第二联中,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表明他的生活环境虽然简陋,但他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享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诗人用“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赤日黄埃客”指的是那些在烈日下奔波的人们,他们为了生计而忙碌着。而“纷纷为底忙”则是诗人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和不解: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忙呢?他似乎在寻找答案,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以“闲”为核心意象贯穿始终,通过对夏日景色、人物、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