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经中正续灯,可怜白足赤髭人。
头陀临水曾观影,应识圆光宝盖身。
《题端上人诗卷》
般若经中正续灯,可怜白足赤髭人。这句诗句通过描绘一幅修行者的形象,突出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大智慧,而“正续灯”则意味着持续不断地传承这种智慧。这里的“可怜白足赤髭人”描绘的是一个赤髭的僧人形象,他的白足显示出他的生活方式简朴,赤髭则是其修行的标志。
头陀临水曾观影,应识圆光宝盖身。诗人通过对这位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精神世界的敬仰。头陀是指苦行僧,他们常常在河边修行,观看水中的倒影,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而“圆光宝盖身”则形容的是这位僧人身上散发出的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如同宝盖一般璀璨夺目。
这首诗不仅是对僧人生活的记录,更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颂扬。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对世界的理解。正如诗句中所描绘的那般,一个能够洞察生命真谛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慈悲。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修行者的心境及其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修炼并非仅在于外在的苦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觉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袁说友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修行者高尚品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