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食犹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
风随雨雪作三厄,燕支落尽无人怜。
今年花下去年色,不暖不寒三月天。
花间置酒君有意,我负宿约惭周旋。
年年惜春春易老,春去花残常恨早。
劝君更办一杯春,明朝卷地东风扫。
园溪已涨桃花急,月明夜钓渔舟笠。
君能割我半亭溪,宁叹此锥无地立。

【注释】:

  1. 和林子长海棠韵:与林子同赏海棠之韵。
  2. 去年寒食犹依然:去年的寒食节,景色依旧如旧。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民间禁火扫墓,故名。
  3. 海棠花落南溪前:指海棠花落在南溪的旁边。南溪:在今四川彭山一带,有南溪河。花落南溪前:指春天结束,夏天来临。
  4. 风随雨雪作三厄:风、雨、雪一起袭来,使海棠遭受了三次不幸。三厄:三种不幸,指风、雨、雪的侵袭。
  5. 燕支落尽无人怜:燕支,即胭脂,这里代指牡丹,因牡丹多用燕脂涂色而得名。燕支落尽:形容花儿凋谢。
  6. 今年花下去年色:今年的花开,是去年的凋零,色彩上的变化。去年:过去的一年,指去年。
  7. 不暖不寒三月天:既不太冷,也不太热,适合观赏花卉的季节。三月天:春季三个月。
  8. 花间置酒君有意:在海棠花丛中设酒邀请朋友共饮。
  9. 我负宿约惭周旋:我辜负和朋友之间的约定感到惭愧。
  10. 年年惜春春易老:每年春天都要惋惜春天容易过去。
  11. 春去花残常恨早:春天过去了,花也凋零了,常常感到遗憾。
  12. 劝君更办一杯春,明朝卷地东风扫:请君再准备一杯美酒迎接春天吧!明日春风将卷地而来,吹走一切。
  13. 园溪已涨桃花急:公园中的小溪水位已经上涨,周围的桃花盛开得非常迅速。
  14. 月明夜钓渔舟笠:月亮明亮的时候,夜晚打鱼的人撑着斗笠乘船垂钓。
  15. 君能割我半亭溪,宁叹此锥无地立:如果你能帮我清理掉一半的小溪,我宁愿感叹这根小锥子无处立身(比喻无处可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海棠的特点进行描摹,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惆怅之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去年寒食犹依然”,描绘了去年的寒食节,景色依旧如旧的情景。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民间禁火扫墓,因此叫“寒食”。诗人在这里通过寒食节这一特定节日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风随雨雪作三厄”,进一步描述了风、雨、雪三者共同侵袭海棠的情景。这三者都代表了恶劣的天气,使得海棠遭受了三次不幸。这句诗通过描绘风雨交加、雪花飘舞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海棠在恶劣环境中的艰难处境。
    颈联“燕支落尽无人怜”,描绘了燕支(一种红色染料)已经掉落殆尽的凄凉景象。燕支是牡丹的代称,此处以牡丹代指海棠。诗人用“落尽”一词来形容花瓣的飘零,表达了对花朵凋谢的惋惜之情。同时,“无人怜”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哀伤之情。
    尾联“劝君更办一杯春,明朝卷地东风扫”,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人劝慰人们要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及时享受美好的时光。而最后一句“明朝卷地东风扫”则预示着春天即将离去,春风将席卷大地,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这里的“卷地东风”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不可捉摸。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