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吾所构,檐角颇依林。
潇洒松篁影,暄和燕雀音。
青春那肯住,白发任相侵。
稍悟渊明乐,时时抚素琴。
【注释】
西斋:指居室。二首:这里指第二部分,即第二首诗。吾:我。构:建造。檐角:屋脊。颇依林:颇似树林。潇洒、松篁:皆为树木的美称。暄和:温暖宜人。燕雀:鸟名,鸣声婉转悦耳。青春:比喻美好的时光。那肯住:哪肯停留。白发:指衰老的发丝。任相侵:任由它们侵袭。稍悟:稍微领悟。渊明:指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受官府的征召而归隐田园。时人称赞他“不与世俗同”,所以用“渊明”来称道陶潜。时时:经常。抚素琴:弹奏琴。素琴:白色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组诗《西斋》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美好,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心态,并抒发了作者对陶渊明那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的精神的赞赏之情。
开头两句写居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西斋吾所构,檐角颇依林。”说:“我的西斋是我亲手建造的,屋顶上的飞檐斜倚着周围的树林。”这里,“依林”一词不仅写出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诗人把笔锋转向了居室内部,描绘出一幅清幽闲适的生活画面。“潇洒松篁影,暄和燕雀音。”这两句是说:“我居室里,有松柏和竹子的影子,也有鸟儿的叫声。”这里的“潇洒”、“暄和”等字眼,都表现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青春那肯住,白发任相侵。”诗人进一步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青春那肯住”一句,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白发任相侵”则透露出他对年华已逝的悲叹。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他的生活环境上,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精神的赞赏之情。“稍悟渊明乐,时时抚素琴。”这两句是说:“我渐渐理解陶渊明的快乐,常常弹起素琴,悠然自得。”这里,“渊明”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经辞去官职,隐居田园,过着清高脱俗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居室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松篁”、 “燕雀”、“素琴”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