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瞻香炉峰,未出二林口。
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
秀色可揽结,正对香炉峰。
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
闲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
寄语世上士,劝君早归来。
霹雳轰车胆欲落,忠愤虽死何为哉。
此时竟不悟,此心徒自知。
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
试拂横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声悲。
悲来乎,可奈何,推琴罢酒为君歌。

这是一首描写西林寺揽秀亭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行瞻香炉峰,未出二林口”描述了诗人站在西林寺揽秀亭,远眺香炉峰的情景。这里的“香炉峰”是黄山的著名景点,位于黄山风景区内,因形似香炉而得名。这句诗通过描绘远处山峰的美丽景色,为后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进一步描绘了揽秀亭所在的广阔地带。这里的“揽秀”是指这个地方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美景。这句诗通过对地形的描述,展现了揽秀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提到了李白曾在这里停留并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的诗句。这里的“巢云松”是指松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犹如云朵般飘逸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提及李白的诗句,展示了揽秀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此的喜爱之情。

“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涧泉”指的是山间流淌的小溪,而“谷草”则是指山谷中的草。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感慨和怀旧之情。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继续描绘了揽秀亭周围的自然美景。这里的“掬”和“撷”都是形容泉水和草的特点。通过这些词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揽秀亭周围清澈的泉水和茂盛的草本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闲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则是描述了与朋友们一起在揽秀亭游玩的场景。这里的“金壶”是指装酒的器具。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和满足。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这里的“宠荣”是指受到皇帝的宠爱和荣耀,而“形骸遗尽神超越”则是指心灵超脱物质追求的境界。这句话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寄语世上士,劝君早归来”则是对读者的一种劝诫。这里的“世上士”是指那些生活在世间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希望读者能够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不要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困扰。

“霹雳轰车胆欲落,忠愤虽死何为哉”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对国家忠诚但遭受背叛的痛苦。这里的“霹雳轰车”形象地描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场面,而“忠愤虽死何为哉”则是表达诗人虽然为国家付出了忠诚和勇气,但却无法挽回败局的无奈之情。

“此时竟不悟,此心徒自知”则是诗人对当时形势的反思。这里的“此心”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依然坚守初心和信念的决心。

“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则是描述了揽秀亭周围的自然景色。这里的“紫翠滴”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如同紫色的彩带一般;而“杜鹃更在深林啼”则是指杜鹃鸟在山林深处鸣叫的景象。通过这些词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揽秀亭周围的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林寺揽秀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从香炉峰的壮丽景色到泉水、草叶的美丽描绘,再到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反思,诗人都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元素融入诗歌之中。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传递了他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