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骑匹马游仙关,瑶池夜宴欢未阑。
邀予末坐闻清弹,琵琶十槽声正繁。
初疑饥鸾啄玉应天响,忽似霹雳数声春气还。
曲遍将终檀板急,舞袖裂霞随拍入。
踏碎琼筵鸾步娇,汗透香绡露桃湿。
解绦罢舞整花钿,宛转仙容雁行立。
主人使令持酒卮,香随罗袜成尘飞。
铜龙无声夜无极,煌煌烛焰回朝晖。
桃源花落长溪净,人着秦衣樽俎罄。
岂如此会绝风流,主人慇勤宾客敬。
我作短歌公听取,人世百年能几许。
乐极哀来古所悲,不如立功当此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太守宴请客人时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宴席上的琵琶声、舞蹈、酒香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偶骑匹马游仙关,瑶池夜宴欢未阑。”描述了太守邀请客人骑马游历仙关,并在瑶池举行夜晚的宴会。这里的“瑶池”象征着仙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邀予末坐闻清弹,琵琶十槽声正繁。”描绘了宴会上演奏琵琶的场景。琵琶十槽的声音丰富而繁复,如同春天的雷声般震撼人心。
“初疑饥鸾啄玉应天响,忽似霹雳数声春气还。”通过对声音的想象,将琵琶声与自然现象相联系。这里使用了“饥鸾啄玉”和“霹雳”等意象,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感。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曲遍将终檀板急,舞袖裂霞随拍入。”描述了宴会即将结束时的情景。舞袖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如同撕裂的霞光般美丽动人。
“踏碎琼筵鸾步娇,汗透香绡露桃湿。”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舞者们踏碎了华丽的筵席,留下了一地的花瓣。这里的“鸾步娇”和“露桃湿”都形象地描绘了舞者的美丽和轻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场景。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