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
宋词鉴赏与赏析
诗词原文
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译文注释
曲池收雨静无尘:曲池在雨水后变得更加宁静和洁净,没有一点灰尘。
结客留连半月春:朋友们在这里逗留了整整一个春天,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洞里桃花青叶嫩:洞里的桃花开得正艳,青绿色的叶子也显得格外新鲜。
墙头杏火绿烟新:墙上的杏花燃烧着绿色的火焰,散发出新鲜的烟雾。
风光冉冉非前日:周围的景色与过去相比已经变化了许多。
物色依依似故人:这里的景色让人感觉仿佛见到了老朋友。
官满又归延阁去:官职已经满了,不得不回到京城的延阁。
忍将诗酒负佳辰:不忍心辜负这美好的时光,继续用诗歌和美酒来享受生活。作品赏析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一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季在州宴中的景象。全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喜悦之情。其中,“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留恋。而“风光冉冉非前日”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目前尚无详细记载。然而,从词中的一些描述来看,这可能是在宋朝某个时期,人们在州宴中度过的时光。由于陈襄是一位理学家,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这首词可能也是他在理学思考过程中的产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此外,宋代是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时代,许多诗人都曾创作过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词。因此,这首词也可能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意义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更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貌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陈襄作为一位理学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陈襄的个人魅力,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现代应用
尽管《寒食日常州宴春园》是一首古代诗词,但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惑,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此时,可以借鉴陈襄的表达方式,通过欣赏自然美景、品味生活等方式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结语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它也展示了陈襄作为一位理学家的独特视角和人生感悟。在现代社会,这首词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