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诗周鲁后,曳曳垂天云。
府中顾长康,风味如曲君。
非公无此客,请寿两山樽。
叔季大儒后,偏醒亦同醺。
心与柏石坚,章成绮绣纹。
多难独不补,少戆今无闻。
时无古今异,智有功名昏。
可使百尺底,不作数斗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注意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概括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要求赏析“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从“再次韵”可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答案】

译文:再次用韵诗给欧阳公和苏轼两位名士看,你们在朝廷中的地位,犹如天上的云彩飘浮。府中的长康(司马相如),他的风姿风度,如同一曲优美的音乐。如果没有你这样的名士,我就不会请他们来饮酒了。

欧阳公是唐末五代时期大儒,与苏洵、苏辙同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世称“欧苏”。苏轼曾写有《前赤壁赋》一文,赞美欧阳修在政治改革方面的巨大贡献,欧阳修也称赞他:“吾昔有赋,乃今之《赤壁赋》,盖叙写其时事,叹咏其人,以见其志者也。”

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任枢密副使兼户部尚书,主持财政事务,并支持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遭到守旧派阻挠。庆历五年,被罢知陈州。次年,又遭贬谪到滁州做知州。苏轼作《祭欧阳文忠公文》悼念他。

欧阳修为人宽厚平和,淡泊名利,不慕荣利,不求苟得,生活俭朴,自奉菲薄。他一生著作繁富,流传至今者达600多篇,其中经史子集、诗文书画、天文算法等均有涉猎。

赏析:

首句“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交代了这首诗的出处,即再次用诗向欧阳公和苏轼两位名士展示自己的文章。欧阳公和苏轼都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大儒,与苏洵、苏辙同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世称“欧苏”。

第二句“公诗周鲁后,曳曳垂天云”,是说欧阳公的文章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飘逸。周鲁指代的是当时的政治环境,这里比喻欧阳公的文章高超绝俗,就像天上的云彩一般飘荡不定,不可捉摸。

第三句“府中顾长康,风味如曲君”,说的是欧阳公在朝堂之中,风采如司马相如,风度翩翩,仪态万千。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他的琴艺非常高超,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因此被称为曲君。这里的长康指的是司马相如。

第四句“非公无此客,请寿两山樽”,说的是没有欧阳公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就没有这两位才子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才华得以施展。这里的山是指司马相如,因为司马相如曾游于梁、池之间,所以后人便称他为梁园之仙。

第五句“叔季大儒后,偏醒亦同醺”,说的是欧阳公虽然年纪已老,但他的学识仍然非常渊博,而且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这里的叔季指的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子曾经感叹道:“年老而无所教,不如退而老于乡野。”后来人们便用“叔季”一词表示年老的意思。这里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欧阳公的年龄。

第六句“心与柏石坚,章成绮绣纹”,说的是欧阳公的心地十分坚定,他的文章就像精美的绣花图案一样绚丽多彩。这里的柏树是一种坚硬的树木,古人常常用它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绮绣是一种美丽的丝织品,古人认为它的纹路非常精细,可以媲美于天然的美。

第七句“多难独不补,少戆今无闻”,说的是欧阳公遭受了多次困难,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不动摇。由于过于直率而得罪了许多人,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他的功绩了。这里的少戆指的是直率的性格。

最后一句“时无古今异,智有功名昏”,说的是时代不同了,但欧阳公的智慧并没有因此而减退。这里的智指的是智慧。

全诗通过对欧阳公和苏轼两位名士的描绘,赞颂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