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注释:
寒食节的习俗是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密的阴树花照映着野外的原野,寒食节柳枝像围墙一样环绕着村庄。
客人们衣袖中空荡荡的佳节时光,莺声突然在故乡响起。
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吹动着满心的愁恨。
译文:
寒食节的习俗是随意而为,萧瑟地傍依着水门。
浓密的阴树花照映着野外的原野,寒食节柳枝像围墙一样环绕着村庄。
客人衣袖中空荡荡的佳节时光,莺声突然在故乡响起。
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吹动着满心的愁恨。
赏析:
此诗描绘了寒食节时的景象。首联点出寒食节的习俗,诗人以“草草”和“萧萧”形容寒食节随意而为、清冷的氛围。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寒食节的自然景象,浓密的阴树花照映着野外的原野,寒食节柳枝像围墙一样环绕着村庄,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颈联通过描绘客人衣袖中的空旷和莺声在故园响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则通过询问“不知何处笛”以及吹动满心愁恨的笛声,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深的愁思之中。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