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诘曲到禅林,台殿丹青岁月深。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扑衣襟。
客尘冉冉凌清思,俗状纷纷费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寻。
胜因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
山行诘曲到禅林,台殿丹青岁月深。
在曲折的山路中前行,抵达了幽深的禅林之中;台殿之上,绘有岁月的痕迹,色彩深沉。
注释:胜因寺,位于浙江杭州西部,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山行诘曲,形容山路弯曲曲折,引人入胜。台殿丹青,指寺庙内的台殿上涂有红色的油漆,色彩鲜艳。岁月深,指时间长久,这里用来形容台殿上的红漆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显得更加深沉。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扑衣襟。
薄暮时分,春寒袭来,让人感到寒冷;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片翠绿色的山林所包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注释:薄晚,指黄昏时,天色渐暗。春寒,指春天的寒冷气息。几席,泛指座位、坐席等,这里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座位。空翠,指四周景色清幽秀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扑衣襟,形容周围的空气清新宜人,让人感到舒适。
客尘冉冉凌清思,俗状纷纷费苦吟。
客人的尘世烦恼如同烟雾般升腾而上,令人心情变得沉重;世俗的纷扰和困境让人感到疲惫不堪,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应对。
注释:客尘,指客人带来的尘埃或世俗的困扰。冉冉,缓慢地上升的样子。清思,指清晰的思绪或清明的心境。俗状,指世俗的生活状态。费苦吟,形容花费大量心思去应对各种问题。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寻。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容纳我的小山丘,那我就愿意在这里悠闲地生活;我会带着一根藜杖,去那里寻找心灵的宁静。
注释:一丘,指一个小山丘或某个角落。容我老,指允许我在那里度过晚年。藜杖,指用来挑柴火或行走的拐杖。事幽寻,指去那个地方享受宁静的时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胜因寺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烦恼的无奈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