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帝王乡,当日龙潜泾水旁。
不拟玺符归掌握,故因斧藻话风光。
一时事往留遗迹,百尺楼空倚夕阳。
英武照灵略相似,元无野史记兴唐。
风光阁
三千里外帝王乡,当日龙潜泾水旁。
不拟玺符归掌握,故因斧藻话风光。
一时事往留遗迹,百尺楼空倚夕阳。
英武照灵略相似,元无野史记兴唐。
注释:
- 风光阁:指诗人在风光阁中吟咏的诗作。
- 三千里外帝王乡:意为身处远方,却仿佛置身于帝王之都。
- 当日龙潜泾水旁:意指当年诗人如同蛟龙般潜伏,在泾水旁边。
- 不拟玺符归掌握:不想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权力。
- 故因斧藻话风光:因此借谈论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 一时事往留遗迹:过去的事迹留下痕迹。
- 百尺楼空倚夕阳:形容高楼空空荡荡,只靠夕阳映衬。
- 英武照灵略相似:英雄气概和智慧与神灵相似。
- 元无野史记兴唐:原本没有记录下唐朝的兴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风光阁中吟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景、历史和人事,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首句“三千里外帝王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帝国的向往,第二句“当日龙潜泾水旁”则回忆了诗人在泾水旁潜伏的日子。第三句“不拟玺符归掌握”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的淡然态度,第四句“故因斧藻话风光”则是诗人借助风景来抒发情感。第五句“一时事往留遗迹”意味着过去的事件已经留下痕迹。第六句“百尺楼空倚夕阳”形容高楼空空荡荡,只靠夕阳映衬。第七句“英武照灵略相似”则是诗人自比英明和智慧,与神灵相似。最后一句“元无野史记兴唐”表示原本没有记录下唐朝的兴盛。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