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
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
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
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注释】

眼底:眼中所见。论人物:评论人物。

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写文章如同乞讨一样,上天不可怜你(有才华的人)的才华。造物:造物主(指天)。

跋履妨诗笔:走路、停步妨碍了诗人作诗。

祛除:除去。

飞尘栖剑室:像被飘飞的尘土困住一样,只能隐居在剑室。

归棹:归来的船只。

迟回:迟疑不决的意思。

【赏析】

《送高缙之归谋武林结课二首》其一,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高缙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诗中用“眼底”二字开篇,就为下文的送别做铺垫。接着,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出朋友高缙的形象特点。最后以“归棹莫迟回”结束全诗。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首句“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诗人以议论的语气点明友人的为人,突出其豪迈的性格。“论人物”,即评论人物,“壮哉”则赞美其人。诗人在这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论人物”典出《汉书·司马迁传》,“壮哉”语出于《史记·项羽本纪》,意谓高缙为人刚强,有气魄,有作为。“眼底”,指眼前的一切事物;“论人物”,则指评点时事或评论人物。这一句的意思是:你眼前所看到、议论的一切人物,都像你那么英勇豪迈。

次句“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诗人进一步描绘高缙的为人。“作书”与“乞米”相对,意谓高缙虽然有文采,但生活贫困,正如乞丐一样向人讨要米吃一般。“造物”是天帝、命运之神的意思,“怜才”意为爱惜人才。“不怜才”三字是说,上天也不会怜惜一个有才之人的命运。这两句是说:你虽然能写出好文章,但是生活上却很贫困,天帝也不怜惜你的才华。

后两句“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则是说,高缙由于生活贫困,连鞋子也穿不好,因此行走起来十分困难,以致影响了写作;而他又喜欢喝酒,经常醉醺醺地,这就更妨碍了他创作诗歌。“跋履”是指穿着破旧的鞋子步行,“祛除”是除去、消除的意思,“近酒杯”即接近酒杯。这三句是写高缙因贫困而无法专心写作,同时又因嗜酒成性而影响了他的创作。这两句是说:因为生活贫困,他连走路都很困难,这就妨碍了他写作;而他又有饮酒的嗜好,所以常常喝得烂醉如泥而影响了他的创作。

末两句“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祝福。“飞尘”是飞扬的尘土,“栖剑室”指高缙隐居在剑室中。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高缙比作飞尘中的剑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崇敬之情。“归棹”是归来的船桨,“莫迟回”即不要迟缓。这两句是说:你要像高悬于天空中的利剑一样,永远高悬于天际;而你也不要迟疑不决,应该尽快地返回故乡去,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去。这两句是诗人对高缙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回到故乡,回到家乡中去。

【名家点评】

现代学者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写道:“此诗当是送别之作,高缙归隐武林,故云‘结课’。前四句赞咏其人,后四句勉励其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