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长,号白安。
黄宗羲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宁国推官。
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
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切责,尊素愤而抗疏。
后又上疏论万燝廷杖及河南进玉玺诸事,益忤忠贤意,被削籍归。
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临行嘱宗羲,谓学者不可不知史,当读《献征录》。
在狱中受酷刑死。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端。
有《忠端公集》。
生卒年:1584-1626
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长,号白安。
黄宗羲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宁国推官。
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
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切责,尊素愤而抗疏。
后又上疏论万燝廷杖及河南进玉玺诸事,益忤忠贤意,被削籍归。
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临行嘱宗羲,谓学者不可不知史,当读《献征录》。
在狱中受酷刑死。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端。
有《忠端公集》。
生卒年:1584-1626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登金柱山》诗,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乘兴扁舟揽物华 - 乘兴:怀着愉快的心情。 - 扁舟:小舟。 - 揽:采摘、欣赏。 -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 注释:怀着愉快心情,坐着小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2. 更将双屐破烟霞 - 双屐:指穿着两双鞋子。 - 破烟霞:形容景色美丽到仿佛可以踏破烟雾和云霞的程度。 - 注释:更加兴奋地穿上鞋子
【注释】 抗旌:举起旗帜。古道:指荒凉的古道。暝色:黄昏时天空的颜色。未全分:还没有完全散尽。渐隐:逐渐隐没。林间月:指树阴下弯弯的月亮。海际云:指海天之间飘浮的云彩。轻阴:细而淡的云气。开积翠:打开堆积在山头的绿色植被。细草落青芬:指草地上露水打湿了小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谁破:是谁打破了这宁静。曈曈晓:清晨的阳光。鸣禽:报晓的鸟儿。客底闻:从远方传来的声音。 【赏析】
周玉汝年兄招饮郊外梁昭明庙 积雨才生霁,郊前士女稀。相将斗酒去,往看绿阴肥。 【注释】:1. 积雨才生霁:指久雨初晴,天气放晴。2. 郊前士女稀:指的是郊外的男女很少。3. 相将斗酒去:一起喝两杯美酒。4. 绿阴肥:指树荫下绿草茂盛,形容环境优美。5. 冠缨且暂解:暂时放下官帽和冠带(表示不拘礼法)。6. 棋酒动相依:用围棋或下酒来消磨时间,相互陪伴。7. 远鸟啼春晚:春天晚上,远处有鸟在啼叫
这首诗是作者在集涵秋亭时所作,描绘了集涵秋亭的美景。 群玉山头一径通,孤亭踞顶破空蒙。 霏微翠影江流外,掩映湖光草色中。 注释:群玉山是作者所在的地方,山顶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山下。孤亭位于山顶上,俯瞰着整个山谷。霏微翠影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和植被。江流外表示山脚下的江水。掩映湖光草色中表示湖光和草地上的颜色相互掩映。 座客雄词分谢李,碑文荒藓辨鱼龙。 注释
马上 层冰积雪逗村家,半去春光柳未芽。 一日鸣骢南陌上,黄鹂已闹杏头花。 注释 马上:骑马出行。 层冰积雪:形容雪下得很深。 逗村家:逗引、招引,使村舍显得更美。 半去:指春天快要过去了一半。 春光:春天的气息。 柳未芽:柳树还未发芽。 一日:一天之中。 鸣骢:马名,此处指骏马。 南陌:南方的道路。 黄鹂:黄色羽毛的小鸟。 闹:这里指喧闹、喧哗。 杏头花:杏花刚开。 赏析
【注释】 1.凌云山:山名,在宣城。 2.敬亭:山名,在宣城。 3.青山:即敬亭山。 4.谢公:指谢安。 5.洗心:洗濯心灵。 6.素波:清波,泛指湖水。 7.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8.乱帆影:指飘动的船帆。 9.宛然:好像,似乎。 10.骥尾蝇:喻有志之士。 11.君其鸡群鹤:喻有才能的人。 12.相逢欲解剑:意谓相见恨晚。 13.无忘今日乐:要珍惜今日之乐,不要忘了及时行乐。 14
注释:江边的城池三月里绿意盎然,一片新烟带着雨气娇艳。送走王孙的心意有千言万语,偏是明月陪伴着深夜不眠。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在江边送别王孙离去的场景。首句“江城三月绿迢迢”,描绘了江城的春景,三月的江城,草木繁盛,绿意盎然。第二句“一片新烟带雨娇”,描写了江边的景色,一片新的烟雾带着雨气,显得娇艳而美丽。第三句“送尽王孙何限意,偏留明月伴中宵”,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孙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句解析: 1. 西江月 - 这是一种古代诗歌的形式,属于七言绝句。"西江月"通常指的是月亮,这里用来指代夜晚的明月。 2. 疏星一一如洗 - "疏星"指的是稀疏的星星,"一如洗"形容星星清晰明亮,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洁净透明。 3. 朗月明明欲波 - "朗月"即明亮的月光,"明明"强调其光亮的程度,"欲波"可能是指月亮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好像波浪一般波动。 4. 高台夜听竹声过 -
群玉山头一径通,孤亭踞顶破空蒙。 霏微翠影江流外,掩映湖光草色中。 座客雄词分谢李,碑文荒藓辨鱼龙。 携尊尚欲寻幽处,烟火千家动晚风
明末清初江南上元人,早年育于湘潭周氏,冒姓周,字景虞,号九烟。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明亡不仕,自称黄人,字略似,号半非,别号圃庵、汰沃主人、笑苍道人。 寄寓南浔马家巷。 工诗文、书画、篆刻。 康熙十九年端午节,在南浔投水自杀。 著有《刍狗斋集》、《梦史》、《圃庵诗集》、《百家姓编》、《人天乐传奇》等。 生卒年
董纪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松江府上海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如《西郊笑端集》中所收录的诸多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 万历十七年殿试第一。 授翰林修撰。 二十二年,受命撰修明国史。 侍讲东宫,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遭诬劾贬福宁州同知。 未几弃官归,讲阴阳良知之学,与李卓吾善。 博极群书,精熟典章,工古文,卓然为名家。 有《澹园集》、《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焦氏笔乘》、《老子翼》、《庄子翼》等。 生卒年
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长,号白安。 黄宗羲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宁国推官。 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 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切责,尊素愤而抗疏。 后又上疏论万燝廷杖及河南进玉玺诸事,益忤忠贤意,被削籍归。 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临行嘱宗羲,谓学者不可不知史,当读《献征录》。 在狱中受酷刑死。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端。 有《忠端公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