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高台夜听竹声过,热心被他吹破。
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
诗句解析:
西江月 - 这是一种古代诗歌的形式,属于七言绝句。”西江月”通常指的是月亮,这里用来指代夜晚的明月。
疏星一一如洗 - “疏星”指的是稀疏的星星,”一如洗”形容星星清晰明亮,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洁净透明。
朗月明明欲波 - “朗月”即明亮的月光,”明明”强调其光亮的程度,”欲波”可能是指月亮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好像波浪一般波动。
高台夜听竹声过 - “高台”可能是指某个高高的楼阁,”夜听竹声”描述的是在一个夜晚听到竹子发出的声响。
热心被他吹破 - “热心”指心情或意志的高涨,”被他吹破”则形容某种情感或意志受到了挫折或削弱。
最喜良田满满 - “良田”指肥沃的土地,”满满”表示土地面积宽广而肥沃。
还看远岫峨峨 - 在这里,“远岫”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峨峨”形容它们高大、雄伟。
风前一枕漫颜酡 - “风前一枕”意味着在微风中休息时的场景,”漫颜酡”形容脸颊因醉酒而泛红。
却笑从前总错 - “却笑”表示反讽地笑,”从前”指的是过去的事情,”总错”暗示了之前的错误或不足。
译文:
西江月映照,星光如洗般清明;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仿佛要与海浪相争。我站在高台上倾听竹林中的风声,那热情似乎被无情打破;我最喜欢的是那片丰饶的土地,广阔无边且肥沃。远山如黛峰矗立,令人敬畏。微风拂面,我靠在枕头上微笑,回想起过去的种种错误与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疏星”、“朗月”、“高台”、“远岫”、“风前”等词汇,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美好的夜晚之中。同时,诗末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的抒发,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