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县殊无补,初心复负书。
极知通一艺,苦恨乏三徐。
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
已拚双鬓白,未必古人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其中“双鬓白”指的是人的发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年老。

首句“宰县殊无补”,意指自己在治理地方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用“殊无补”强调了自己的失望和遗憾。

第二句“初心复负书”,表达了自己当初立志要有所作为,但现在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用“初心复负书”来形容自己曾经的抱负和决心。

第三句“极知通一艺”,意思是自己虽然精通一门技艺,但并不满足于此,希望能够更加精进。用“通一艺”来表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第四句“苦恨乏三徐”,这里的“三徐”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张芝、钟繇、胡昭。用“苦恨乏三徐”来表达自己对自己书法水平的不满,希望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

第五句“立志期乾健”,意为自己立志要成为一个刚毅坚强的人。用“期乾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第六句“流年叹月诸”,意味着自己感叹时光流逝,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奋发有为。用“叹月诸”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已拚双鬓白,未必古人如”,用“双鬓白”形容自己的年老,用“未必古人如”来表达自己对于是否能够超越古人的疑惑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