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自来南,金门喜缀骖。
一时惊得五,四季早魁三。
摛藻皆人杰,吹竽祇自惭。
功名期不朽,溪水碧于蓝。
庚午宴新举人
捧檄自来南,金门喜缀骖。
一时惊得五,四季早魁三。
摛藻皆人杰,吹竽祇自惭。
功名期不朽,溪水碧于蓝。
注释:
- 庚午:指农历庚午年,即公元760年。2. 擎(qìng)檄(xí):持文告,表示受命赴某地办事。3. 金门:古代帝王宫门名,这里指代京城。4. 骖(cān):驾车时马的两肋,这里比喻同僚或好友。5. 一时:一个时候或同一时期。5. 五:指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6. 四时:四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7. 摛(chī)藻:铺陈辞藻,引申为文才横溢。8. 吹竽(yú)祇(zhī),吹竽:古代一种乐器,由多人合奏,其中一人独奏则不成曲调,后用来比喻不能与众人相匹敌。9. 功名:功业和名声。10. 溪水碧于蓝:形容清澈见底的水的颜色非常美丽,蓝指的是天蓝色,碧比之更显明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庚午宴新举人》的全文。全诗以庚午年科举考试为背景,描绘了新科进士们的喜悦心情和新的人生开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期望和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美好祝愿。
首联“捧檄自来南,金门喜缀骖。”描绘了新科进士们接到朝廷任命后的喜悦心情。他们手持公文,从南方赶来,到达京城后,被安排在皇宫门前等候,这象征着他们即将开始新的仕途生涯。颔联“一时惊得五,四季早魁三。”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兴奋心情。他们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很高的名次,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颈联“摛藻皆人杰,吹竽祇自惭。”则表现了他们谦虚的品质。虽然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但在他们看来,自己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尾联“功名期不朽,溪水碧于蓝。”则是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和祝愿。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一生的功名,让自己的人生像清澈见底的溪水一样美丽而明亮。整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场景,展现了唐朝新科进士们的风采和他们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