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这首诗的译文是:
漏壶的水长了,才知道夜已深沉。
梦做得很少,醒来觉得衣服变轻。
天将明时,霜花沾白了月光;
寒星穿过流水,闪烁着光芒。
远远地看见一只大雁飞过天际,
几户人家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我写文章不敢有成见,
要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诗。诗人通过对漏壶、梦境、曙月、寒星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漏长知夜久”,用漏壶的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漫长和深沉。接着,诗人通过“梦薄觉衣轻”来表达他的睡眠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疲惫感。这两个意象一起,形成了一种对夜晚的无奈和辛酸。
第二句“曙月侵霜白”,描绘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霜花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已经到了早晨。这里的“曙月”既是一种自然的美景,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第三句“寒星度水明”,则是对天空中星星的描述,它们穿过清澈的水面,发出明亮的光芒。这一句既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述大雁的飞翔、鸡鸣的声音以及自己的写作态度,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其中,“遥空一雁过”和“邻屋数鸡鸣”都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它们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增添了诗的氛围。而“著论吾宁敢”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写作的谨慎和谦虚的态度。
最后一句“徐徐待老成”,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态度和期望的总结。这里的“老成”指的是成熟、稳重的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样的人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